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必看

01-17阅读:647大字

教育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这是要从小培养的,以便长大后能应对各种情况。那么,独立性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这是要从小培养的,以便长大后能应对各种情况。那么,独立性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是否需要从小就注重培养,培养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谈谈。

孩子独立性是什么

孩子的独立性是什么?不是孩子自己做事就说明他独立了。大家想想,如果孩子带着焦虑自己睡觉,这种叫独立吗?

孩子自己去玩,看到妈妈在刷手机,他心里怀疑,妈妈是不是真的爱我,这叫独立吗?

独立性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

首先,他得发展自我概念 ,3个月的孩子都没有自我概念,讲什么独立性呢?自我概念的发展是逐步的过程。

两三岁,他们会这样描述自我:“我叫宝宝”。“我有一辆红色的卡车”。“我会刷牙。”他们先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可以观察到的特点,比如,名字,拥有的玩具,会做的事情。到三四岁的时候,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爱好和态度。三四岁的孩子会说:“我喜欢画画,我画画很好”;“我讲故事很好”。五岁的孩子,会描述自己的个性,比如“我很友好”,“我爱帮助别人”。

第二,他得发展能力感,也就是说,他得能自己做一些事情。他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一些事情,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决定权。

如果父母包办代替,替孩子做很多事情,替孩子做很多决定,孩子往往就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他就不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哪些事情,暂时还做不到哪些事情。

怎么培养孩子独立性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独立性是怎么培养的,是在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教育原则。

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他有这种独立愿望,家长就因势利导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独立性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培养这种基本能力、基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我们主张孩子一岁多让他自己吃饭,从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擦鼻涕,很多孩子鼻涕流出来自己不擦,都让妈妈擦,给他餐巾纸让他自己擦。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让他自己洗手,当然开始先让家长帮助,帮助还是让他自己干,从旁帮助,幼儿期实际上自理能力是独立性培养最主要内容。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到了五六岁你要求可以高一点,在这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己去做的劳动习惯。

2.培养孩子初步思考的能力

培养孩子逐步思考的能力,就是勤动脑,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常常看到有些家长不厌其烦的回答孩子的问题、给孩子讲书,利用一切时间来丰富孩子的知识。全都是家长讲,单方面输入。实际上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给他脑子里装多少知识都重要。陈鹤琴先生有一条原则,他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太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我们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能力。

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比如让孩子穿衣服,自己穿袜子,确实会遇到困难的,包括自己收拾玩具,对幼儿来讲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那么有些孩子一遇到这些困难,就不干了,家长有时候心软了,就包办代替。所以当孩子独立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特别是对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

独立性的好处

2-3岁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伴随而来的是自信与成就感。孩子有了自信,学习愿望就会较强,效果也会更好;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