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次数:200次,300次以上。
注意: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两岁以上小儿酌加,一岁以下小儿酌减。
2
清心火
位置: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次数:100 - 200次。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两岁以上小儿酌加,一岁以下小儿酌减。
3
清肝木
位置: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次数:100 - 200次。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两岁以上小儿酌加,一岁以下小儿酌减。
4
清肺金
位置:无名指指腹。
操作:在小儿左手的无名指指腹上进行推揉。直推为清,名“清肺金”。
次数:300次,300次以上。
注意: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两岁以上小儿酌加,一岁以下小儿酌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