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丹田
点状与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小腹部,脐下2才与3寸之间。
操作:可揉、可摩,称揉丹田或摩丹田。
次数:揉50~1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痛、遗尿、脱肛、疝气、尿潴留等。
临床应用:①疝气、遗尿、脱肛,可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穴合用;②尿潴留,可与按丹田、推箕门等穴合用。
2
肚角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
操作:①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②用中指按,称按肚角。
次数:3~5次。
主治:腹痛、腹泻。
临床应用:对虚寒腹痛,腹泻效果较好,可与揉牌经、摩腹、揉丹田等穴合用。
本法刺激性较强,为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施毕后,再拿此穴。
3
腹部穴位小贴士
1、下腹部诸穴:
主要用于温煦下焦,培肾固本,治泌尿系统疾病如遗尿等。
2、中、上腹部诸穴:
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功能性紊乱:如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诸症。
相关文章
推荐小儿推拿的介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