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家长们多数处于忙碌状态,忙着工作加班,空闲时又外出娱乐,或是沉迷于游戏等等,陪伴孩子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
也有一部分孩子是被交给老人带,而爸爸妈妈由于忙碌或是对老人的依赖,对孩子“真正”的陪伴和管教也不多。
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平时会尽量多抽一点时间给孩子。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学习型”家长在给予孩子陪伴的同时,还在努力地学习如何做到更好的陪伴。
关于“陪伴”这个话题,“学习型”家长们比较感兴趣和重视的话题是:什么是优质陪伴?如何做到优质陪伴?
“陪”从行为层而来说,仅指“在一起”。“伴”是需要互动的,彼此成为对方的“伙伴”。因此真正的“陪伴”是不但在一起,而且要有互动。
家长不但要成为孩子的伙伴,还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起到一个示范和指导的作用。而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实际上更取决于孩子的感受和认可。
当你认为自己在“陪”孩子的时候,孩子有可能并不认为你是他的“伴”。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陪”无“伴”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对于“陪伴孩子”这个话题需要引起我们家长的重视。
我有一位朋友,她是一位非常努力和能干的女强人,同时也是给孩子“优质陪伴”的典范。工作之余她尽可能地把时间多分配给孩子,今天不如让一起来分享她平时陪伴孩子的一些做法,从中对照一下我们自己的陪伴有没有做到高质量:
1. 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印象最深刻的是自从孩子出生后,她一直注重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不管是眼神交流还是肢体的亲密触,经常会有亲昵的称呼和温暖的拥抱。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妈妈在孩子还是新生儿的时候都可以做到,不过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一点却很容易被忽略。
2、关注孩子的好奇心
她一直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提问,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遇到她也不懂的问题,她总是自己先查阅资料,得到正确答案后,再“翻译”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再讲给孩子听。
有的时候,被问到一个问题之后,她不急于回答孩子,而是进一步提出引导性的疑问或是悬念,用“设问”的形式去点拨孩子自主思考,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以激起孩子更强的好奇心。
3、 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自孩子几个月大开始,便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每天亲子阅读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孩子小学一年级。后来孩子便开始了独自阅读,并且十分热爱阅读,这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书籍可以给孩子带来能量也许超出我们家长的想象,书籍不但可以开阔孩子眼界,可以让孩子主动有意识独立地思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将来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
4、 保持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后,她见到放学后的孩子,总是会先问:宝贝儿,今天在学校里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给妈妈讲讲吧!然后孩子就会眉飞色舞地讲起来。接着又会问:宝贝儿今天在幼儿园有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吗?孩子也会讲述一下,即使自己没有不开心的事情,也会把别的小朋友的事情讲给妈妈听。
然后两个人就顺势讨论起这件事情,她在交流中引导孩子领悟到一些问题和道理。其实生活中碰到很多情况都可以作为一个话题,与孩子去探讨,可以丰富我们身边的小家伙的内心世界。
5、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
比如她的孩子喜欢画画,那么在孩子专注画画的时候,不轻易打断孩子,这是一种专注力的培养。
由于她的刻意培养,孩子在学习方面就非常认真专心,不管是上课时间的听课,还是做家庭作业。因此孩子目前上小学三年级,每天的学习很少需要她去督促。
孩子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她就经常安排举家出游,时间或长或短,这是让孩子去体验各地风土人情及学习人文知识的好时机。
是什么导致了不同家庭父母“陪伴”的质量有优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者说,是父母的育儿观念及态度,使陪伴的质量有所不同,进而造就了孩子的千差万别。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归纳了这样几种教养方式:
1、权威型:
这里的“权威”并非指要孩子服从父母的意思,而是指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对孩子有恰当要求的父母。这是一种灵活、民主的教养方式,温暖、接受性的父母给予孩子指导和控制,同时在决定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履行义务时,给予孩子发言权。
权威型教养方式,在孩子童年期,可使孩子形成高认知和社会能力,在青少年期可使孩子形成高自尊,非常好的社会技能,较强的道德或社会关怀及高学业成就;
2、专制型:
这是一种限制性的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成人为孩子设定许多规则,期望孩子严格遵守,依靠权力而不是道理使孩子服从。
专制型教养方式,在童年时期可使孩子形成一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能力;在青少年时期可使孩子形成一般的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比放任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更为顺从。
3、放任型:
采用此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几乎不对孩子提出要求,几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
放任型教养方式,在童年时期可使孩子形成低认知和社会能力;在青少年时期可形成低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就,比权威和专制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更容易走上歧途。
4、不作为型:
一种冷漠(或有敌意的)且过度放任的教养方式,父母似乎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关心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作为型教养方式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可形成攻击性且易怒的性格;在青少年时期通常较自私、叛逆、有破坏性,易于反社会行为和违法行为。
由以上教养方式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陪伴及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陪伴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哪怕是一个眼神或是一句话,对孩子的内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我们不能意料到的。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去重视和学习如何去好好地陪伴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