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有什么难的?做到这3点不焦虑

04-16阅读:628大字

父母“陪读”、“陪做作业”本就不是理智的做法,因为这等于在暗示孩子“你不需要独自面对属于你的任务和责任,你无法自立,你必须依靠父母和外力”。但有时作业太多太难,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的协助。

父母“陪读”、“陪做作业”本就不是理智的做法,因为这等于在暗示孩子“你不需要独自面对属于你的任务和责任,你无法自立,你必须依靠父母和外力”。但有时作业太多太难,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的协助。

接下来咱们就来和爸爸妈妈们来聊聊,该怎样看待陪伴孩子学习这件事,首先请你来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你的身份和角色是什么?

那一刻的你,如果你依然站在父母的角度,可能你的立场是有偏差的,因为这时你会投射很多自己对学习的情结——家长小时候的成绩就不算太好,不太爱学习,那么这种情结或多或少也会对孩子有影响。而且我们还会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传递给对方,难免就会怎么看孩子做作业都不顺眼。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份看作辅导员、观察者、支持者,在孩子有求助需求的时候我们适当给予一点儿自己作为过来人的力量,那么我们的焦灼感会大大下降。

你更看重什么?

错误的修正率?答题的正确性?效率、注意力、字迹工整?还是解答思路、方法,如何应对困难?或者孩子对这门功课的兴趣……只关心结果,关心做作业这件事,我们就难免会用自己的判断标准或观察来机械地和其他孩子对比;而如果是关心孩子本身,你就不会只拘泥于Ta在做什么。

分析当下情绪、态度和语言

如果是动辄打断孩子,不断告诉Ta这样做不对,还有更好的方法,或者甚至打击、斥责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怎么不长记性,这一类型的问题和你说过多少回了?”……孩子在情绪堵塞、抵触的那一刻,你说的话ta连听都不想听,更不要说有效了。

那么辅导孩子做作业,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既帮到孩子,又让自己心情平和呢?

别用父母的身份去陪读

所以说在陪伴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我们得调整自己的角色。我们不是老师,而是给孩子提供Study coaching,即:做孩子的“学业教练”。也不建议父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一直守候在Ta的旁边,像个监工,让孩子不自在。我们可以和孩子事先商定,预估当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并且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即可。

找到孩子的天然节律

看到孩子不做作业不复习,一味玩耍,哪个妈妈都会感到焦虑,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不由自主会脑补出各种孩子未来生活不理想的画面,让我们紧张、焦虑,如坐针毡……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对孩子充满期待——你希望孩子出类拔萃、成绩优异,自律自立。

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部分对自己为什么会紧张、焦虑的理解。于是我们就可以开始思考:孩子放学一定要马上开始做作业吗?孩子需要一直做作业吗?孩子不可以玩耍或不复习吗?

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节奏,身体节律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孩子适合先紧后松:需要先把责任范围内的任务完成再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有一些孩子则需要先行放松,让自己身心舒展之后再投入学习。如果尚在培养学习习惯的阶段,父母则需要观察,看看孩子的天然节律是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对Ta来说效果最佳。

利用好“多”出的时间

“学霸”型的孩子也不都是在考试前有复习习惯的。一些知识吸收能力或者记忆力、理解力强的孩子,无需预习、复习,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业。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凭空“多”出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或专长技能。

不管我们想帮助孩子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都不要忘了孩子自己才是ta学习、生活和人生的主人。如果不能经由我们的帮助唤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明白这些是自己的事需要自我承担责任,那么即便在父母的九牛二虎之力下,孩子勉强达到预期,也是为做而做,那还不如不做。

有时候我们尝试走出自己的既定认知和常识,去摄取更多的知识,尝试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反应和需求,让我们的育儿认知系统处于一个鲜活的,会不断更新的状态并让孩子感到父母虽不完美,却一直在不断努力,我想已经是相当好的一种育儿方式。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