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三: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知识
垃圾往何处去?
近年来,本市生活垃圾处理量不断增长,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1、945万吨,然而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却仅约为每天1、025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与无害化处置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
上海的土地资源稀缺,末端处置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只有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通过分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出路难的问题。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有409、71万吨;综合处理75、45万吨;填埋处理79、13万吨;焚烧处理106、36万吨;回收利用的仅有39、27万吨。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
所以保护健康绿色美丽的环境、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努力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通过推行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生活垃圾如何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大分流、小分类”方式:
一、“大分流”
即指装修垃圾、餐厨垃圾(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以及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厨余果皮垃圾)、枯枝落叶、大件垃圾、电子垃圾等实施专项收运、分流处置。
二、“小分类”
在本区居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实行日常生活垃圾分类,以本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指南为基本依据,不同场所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一般可分为:
(一)居住区:
“厨余果皮”、“其它垃圾”进行日常收运;
“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等在公共区域进行专项回收;
倡导将“可回收物”纳入废品回收。
(二)企事业单位:
一般按“厨余果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
(三)菜场:
一般按照“厨余果皮”、“其它垃圾”进行分类。
(四)公共场所:
一般按“其它垃圾”、“可回收物”进行分类。
上海垃圾常规处理方法有哪些?
1、传统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2、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采用工程技术措施,防止产生污染及危害环境土地的处理方法。
两种填埋方法优点是方便易行,投资省,处置量大;但缺点是填埋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地下水源),占用大量农田面积,填埋场周围臭气等严重影响大气环境。
3、焚烧处理。垃圾经过干燥、燃烧、燃尽三个阶段,产生的炉渣冷却后外运填埋。同时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蒸汽可进行发电。上海目前有两座垃圾焚烧厂。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但是,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装备所产生的电能价值远远低于投资和成本,产生巨额经济亏损。此外,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属,焚烧具有很高的毒性,产生二次环境危害。
4、综合处理。垃圾综合处理目前主要是以生化处理为主,是指垃圾中的可生物降解的部分(如园林绿化垃圾、餐厨垃圾等),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剩菜剩饭等等,然后用生化降解的方法处理。主要处理方法是堆肥和制沼气。
垃圾分类分为哪些环节?
生活垃圾经过投放、分拣、收集、转运、处置,实现全程分类处理。简单概括就是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三个环节。
源头分类:就居民区而言,是五分类的分类方法:主要分为厨余垃圾[棕色垃圾桶](俗称湿垃圾,如剩菜剩饭,菜皮果皮等)、其它垃圾[黑色垃圾桶](俗称干垃圾,如废弃纸巾、尿不湿、污染较严重的纸、塑料袋等。)、有毒有害[红色垃圾桶](灯管、废电池、电子废弃物、油漆桶等)、玻璃[绿色垃圾桶](酒瓶、酱油瓶等玻璃制品)、可回收物[蓝色垃圾桶](一种是回收机构要的,如报纸、信封、纸包装盒、塑料瓶罐等,另一种是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如废旧衣物、饮料纸包装等)。
分类运输:按照分类垃圾的不同种类纳入各收运系统。
长宁区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由区绿化市容局管理的三家环卫作业公司负责收运;有害垃圾由市绿化市容局指定处置公司收运;玻璃由玻璃回收企业专业回收处理;可回收垃圾一种是纳入废品回收系统,另一种由专业企业资源化利用。
分类处置:长宁区分类垃圾末端处置在长宁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内。(主要负责处置厨余垃圾和中转其它垃圾)
厨余垃圾的处置有2种方法:一种是生化处理后作为堆肥;另一种是生物处理(通过菌类对有机垃圾进行生物消纳)。
其它垃圾经处理后集中外运,进行填埋、焚烧、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