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是否牵拉肘 牵拉肘的应急处理办法

09-25阅读:1116大字

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出去,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一般都喜欢手牵着手小宝宝,小孩子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好,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判断宝宝是否牵拉肘? 牵拉肘的应急处理办法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出去,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一般都喜欢手牵着手小宝宝,小孩子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好,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判断宝宝是否牵拉肘? 牵拉肘的应急处理办法有哪些?

大手牵小手,好萌,好有爱;牵着孩子荡秋千,宝宝好开心;牵着孩子的手蹒跚学走路,要摔了,大人还提一下,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但你们知道吗,牵手的行为并不简单,如果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出现“牵拉肘”,伤害宝宝的骨骼。

什么是“牵拉肘”?

牵拉肘,顾名思义多因过度牵拉宝宝手臂所致,也被称作环状韧带移位或桡骨头半脱位。它和脱臼有一定的区别,脱臼是指关节脱位,比牵拉肘要更严重一些。

牵拉肘常发生于4周岁一下的婴幼儿,一般6岁以上就很少出现了。这是因为婴幼儿骨骼发育尚未完全,环状韧带相对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或外伤发生时,可使桡骨小头部分脱出,环状韧带嵌入肱桡关节间。

当心!这些小习惯暗藏危险

从临床上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家长在给孩子穿脱衣物时,动作生硬,总是生拉硬扯的,尤其是生气的时候,动作简直就是快、狠。

学步期、散步走路时,家长牵着孩子,宝宝的手臂伸的太直,加上家长牵拉力道过大,也容易导致牵拉肘。

拉着宝宝的手臂玩“荡秋千”、“拔萝卜”、“拉大锯”等游戏。

宝宝跌倒时,会本能地用手掌或肘部撑地,而家长在扶宝宝的时候喜欢拽他的胳膊。

警惕!及时发现处理牵拉肘

一般来说,判断宝宝是否牵拉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是否手臂被用力拉过;

2、宝宝哭闹不停,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

3、患肢肘关节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

4、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问题,那么可能就是牵拉肘了,家长要及时就医处理。

牵拉肘的应急处理办法

宝宝一旦发生牵拉肘,家长也不必惊慌失措,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1、固定部位并及时送医

很多家长在宝宝出现问题后就喜欢着急,然后自己乱摸索,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宝宝出现牵拉肘后家长切忌反复乱动或试图屈曲肘关节,以免造成关节二次损伤。建议可以拿一块三角巾给宝宝固定患肢,使胳膊处在相对舒服的位置,并用冰袋对患处进行冰敷,然后及时送医治疗。

2、请医生及时复位

虽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自己复位关节的,但是这真的只是电视剧。如果你不是专业的,那么建议还是找专业医生复位。医生会将孩子上肢肘关节曲90度左右,然后用大拇指扭住桡骨头的位置,点击怀孕后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随后对前臂进行轻轻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听见“咯吱”的声响即为复位成功。

复位成功之后家长也要注意护理,不要让宝宝的患肢频繁或者大幅度的活动,以免再次反复发作,形成一个习惯性的脱位。

如何避免造成宝宝牵拉肘?

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这些小细节就能减少造成宝宝牵拉肘的可能。

弯腰、不要让宝宝的手臂伸得过直。牵手的时候董力总是会稍稍的弯着腰或者身体倾斜靠近宝宝,让宝宝的手臂弯曲,减少手臂的拉力,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意外缓冲保护!

不要用力拉宝宝的胳膊。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宝宝为了一个玩具停止了脚步,然后家长为了让他离开就用力的拉他的胳膊,孩子再反抗,两边都用力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出现牵拉肘。

牵拉行走时速度不宜过快。宝宝的步伐肯定跟不上成人,因此不要总是急切的催促宝宝,拉着他过快的行走。

人体荡秋千、拉着胳膊转圈等拉扯宝宝胳膊进行的游戏别玩了,毕竟和宝宝可以进行的安全互动有很多其他选择。

对待宝宝温柔一点,不要总是生拉硬扯的,宝宝的骨骼很脆弱。

以上的方法是不是很简单?但是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方法依旧有很多人弄错,大手拉小手,千万可别拉出“牵拉肘”。

这些人中有保姆阿姨,也有亲戚朋友,甚至是孩子的父母!这一点不止需要父母知道,也需要更多宝宝身边的人知道!只有注意到了这些,宝宝才能快乐安心地手牵手!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