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宝宝血常规?小孩的血常规我们不需要都看明白,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项我们还是需要童鞋们用点儿心。贫血、炎症、病毒性感染都是小儿的常见问题,看懂血常规,就知道护理应该怎么来,也能知道医生开药是不是都要吃。
贫血就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了”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高说明宝宝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
如果孩子因为发烧或者腹泻引发脱水就会造成暂时的红细胞增多,这是良性的。
红细胞增加主要是因为孩子缺氧,导致红细胞要增加来提供更多的养分,所以高原环境宝宝的红细胞也会高。
如果身上存在会造成缺氧的疾病,比如肿瘤、心脏病、肺气肿、骨髓增生也会造成红细胞升高。
“低了”
贫血嘛,童鞋们肯定都知道,但是贫血分成好多情况,其中比较普遍的是缺铁、地贫和溶血(比方说蚕豆病并发期)。
这两种情况一种需要补铁,一种不能补铁,所以区分是很重要的。
出现贫血可以先查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确定是不是缺铁性的贫血。
如果有蚕豆病可以做溶血全套,看看是不是发生了溶血。
都没有的话就可以进行地贫基因筛查了。
吃不吃抗生素看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正常我们看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高,说明体内还是有炎症的。
如果孩子出现感冒症状,C反应蛋白高的不多(10倍以内),抗生素可吃可不吃。
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的情况,则孩子可能有较严重的炎症,需要进行排查。
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都高,不用蔡老师说,这是可以使用抗生素的指标。
白细胞如果不高,和白细胞相关的那几个分类都不需要看,高高低低都没有临床意义。
但是如果白细胞高,我们再看白细胞的“下属”的反应来判断可能的情况:
中性粒细胞高:细菌感染,炎症或者骨髓增生
低:贫血或者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高:血液疾病、骨髓疾病
单核粒细胞多: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或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高,说明存在病毒性感染,病毒具有一定的自限性,视孩子情况而定是不是进行抗病毒治疗。
症状不严重可以回家好好护理,一两周就可以痊愈。
淋巴细胞和白细胞都高,说明病毒继发细菌感染,还是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凝血情况看血小板“高了”
引起血小板高的原因有很多,中午、冬天、高原反应、月经后、运动后都会有稍许增高。
如果伴随其他血项的问题,比如红细胞、白细胞异常,那就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也主要不是看血小板。
血小板只是被连累的无辜群众。
不过如果血小板高的离谱,就建议加做凝血四项,看看是不是有血栓。
“低了”
低了就不太好了,说明凝血出现异常了,就有必要排查一下白血病之类的血液疾病。
万一有个小伤口就血流不止,岂不是小命不保。
宝贝日常患病的血常规就说这么多,说多了童鞋们也记不住。
平时无非是过敏、贫血、感冒、幼儿急疹,这些常见的问题。
看看血常规心理有数避免慌张,医生开药多问两句减少或者配合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