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孩子动不动就为一点小事动手发暴脾气,家长该怎么办呢?孩子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该如何正确引导?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男孩,7岁,读小学一年级,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他想跟别人借书看,别人不借给他,他就会动手打人;有时候他不遵守课堂纪律,班长把他的名字记在黑板上,他也会很生气地大叫或去打别人。
有一次上围棋课,他椅子倒了,班里同学嘲笑他,他就用棋盘把别人砸伤了。他平时在家里都很好,我们也很少招惹他,自从到了学校,这类问题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我们也教过他,如果实在很生气就深呼吸或倒数,但效果甚微,作为家长的我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帮助他慢慢学会控制情绪。
没有人会喜欢被情绪掌控的感觉,所以,当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和行为时,他并不好受。
很多父母会把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视为“错误”,每当孩子“犯错”时,就一顿臭骂,甚至还以暴制暴,结果呢,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你也曾经尝试帮助孩子学习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或是倒数,但之所以收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皮层原本就是发育成熟最晚的部分,当大脑机能还不完善时,怎么深呼吸都没用。
更何况,当孩子的理智脑被情绪脑劫持的时候,他也根本想不起来要深呼吸。
二是孩子的表现其实还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信息,深呼吸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只有尝试去解读这些信息,才能真正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帮助。
孩子愤怒的表象之下,掩藏的都是脆弱的感受,比如,挫败、悲伤、孤独、恐惧等等。
因为这些脆弱的感受通常是不被其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所接受的,甚至他自己也无法接受,所以,孩子不愿意直接把这些脆弱的感受暴露出来,反而表现出言语或行为上的暴力。
换句话说,那些看上去不好惹、容易发脾气的孩子,其实都是非常需要帮助的孩子。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当孩子发脾气时,你需要先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以前我这么说的时候,常常会有妈妈问,难道就由着他这么乱发脾气、随便打人吗?
我可没这么说。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不代表也要放任他的不当行为——“你现在真的很生气,气得恨不得要打人,我懂你的感受,但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
认同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这本身就能对孩子起到安抚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你的接纳和允许会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在有情绪的时候,能让情绪顺畅地流淌出来。
所有淤积的情绪,总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爆发。但平时如果情绪的通路是顺的,就不太容易有淤积。
第二步,看到孩子“张牙舞爪”背后的脆弱。
拿你提到的情况来说,孩子向别人借书,别人不借给他,他内心其实是充满了被拒绝的挫败感,会觉得沮丧,觉得自己是不被接纳的。
如果孩子内心不够强大,常常被无力和挫败包裹,那么,这个小插曲在激发他情绪的同时,还会把过往累积的类似情绪,一起扯出来。
成年人觉得,只是借本书被拒绝而已,小事一桩,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绝不仅仅是借不到书那么简单。
还有班长在黑板上记他的名字,同学的嘲笑,也都会给他带来羞辱感,他当然会愤怒了。
不是孩子愤怒不对,而是他打人的行为不对。
第三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获得力量感,帮助他建立自尊和自信。
游戏是很好的方式,在游戏中,让孩子体验赢或是占上风的感觉,能够让他获得力量。
挫败感强烈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有机会能体验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这种感受。
孩子的自信是哪里来的?是从“自我感觉良好”开始的。
完成一项挑战、感觉自己是有能力的、父母看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这些都能让孩子觉得“我还不错”。这是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怎么帮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最关键的不是“控制”,而是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