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出去逛街,只要看到有玩具的店子就走不动了,一定要买一个才会了事,给孩子选择玩具需要注意哪些呢?孩子的玩具是越多愈好吗?给孩子买多少玩具最合适?一起来看看吧!
朋友芹看上一套新型玩具,想买下来给孩子当生日礼物。
她老公制止道:“ 咱家的玩具都能放满大半个屋子了,孩子天天坐在玩具堆里,就没见他哪个玩得时间长。”
芹不服气:“玩具多孩子才聪明,你不懂别掺和。”
芹打和我诉苦:“现在哪家孩子玩具不多?哪里能不给孩子买玩具呢?”
我告诉她:“你老公说得有道理,给孩子的玩具真的不是越多越好。”
为什么孩子的玩具不要超过5个?
美国弗吉尼亚学者说:留给孩子的玩具应该是5个。
因为低于5个,孩子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超过5个,不仅会让孩子分心,而且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
前几天回乡下,女儿忘记了带玩具,只从兜里找到一个魔方。无奈之下,她只好捧着魔方玩,傍晚快回城时,她居然把魔方的三面颜色都转齐了,高兴得直蹦。而在此之前,魔方买了一年多,她都是偶尔拿起来 ,转一会儿就放弃了。
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曾花了数年时间,对3000名年龄在3~5岁之间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玩具太多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而当他们精力不集中时,就不能更好地学或玩。
选择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更容易放弃。
玩具少的孩子创造力更高
太多的玩具,不仅会干扰孩子的选择,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思维。因为他们心里会有依赖:比这个玩具更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
上周,同事影的女儿把我正要扔掉的废用卷纸筒要了去,等到晚上,我看到影的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照片,上面赫然就是卷纸筒做成的毛毛虫。
影说,女儿从小玩具就不多,十珍惜玩具,每次换新玩具都是充满期待,玩完会小心地收好。女儿还经常自己制造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想法和点子特别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的研究学者,为验证周围环境中玩具的数量对幼儿游戏的影响,曾进行过一项实验。
他们将36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有16个玩具,另一组有4个玩具。
他们发现,在同样的时间里,玩具少的孩子,会拿起每样玩具两次以上。同时在每件玩具上花的时间也更多,他们会去发觉每样玩具的更多功能和玩法。
玩具多的孩子,他们往往不能持久玩一件玩具,极少深入挖掘玩具的更多功能和玩法。
研究结果表明:玩具少的那一组孩子,表现出了更高的创造力。
玩具少的孩子社交能力与幸福感更强
有一次,我陪着表妹带孩子去早教中心。
那一天,正逢早教中心的消毒机坏了,没有办法给玩具消毒,整个玩具屋里,就剩下桌椅、窗帘。
我以为孩子们会失望,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那天在场的5个孩子,从一开始独自待在大人身边,到最后一起用桌椅、毯子搭帐篷。现场笑声不断,到最后个个都不想回家。
表妹说:来早教中心这么多次,这一次孩子最开心。
当孩子身边的玩具较少时,更容易学会与人交往,他们会发现,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玩耍”关系,比如一起玩比单独玩更有趣等。
当他们在社交中体会到成就感,会更容易在无玩具的条件下获得快乐,也就更愿意与人交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曾在他的书中提到:
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因此,如果家里有很多玩具时,我们可以先把玩具分门别类后,留3-5个玩具给孩子玩,并多陪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多动脑子。等到孩子确实玩腻了,再换几个玩具给他们玩。
给孩子选择玩具需要注意哪些
不限制玩具的选择范围
我们在给孩子买玩具时,往往会陷入“性别玩具”的误区:
比如,男孩子就买车、枪、炮;女孩子就选芭比、毛绒玩具等。
研究表明:所谓的性别玩具,都是我们给孩子带上的固定标签。
事实上,玩具没有性别,也不应该分性别,应让孩子在充分接触、尝试后,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做选择。
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更好
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说:孩子的学习会在最近发展区内发生。太难孩子就学不会,太简单孩子就会觉得没有学习兴趣。
因此在挑选玩具时,玩具最好符合以下两点:
●孩子能操作得来的,让他觉得这个玩具是可控的。
●难度不要超出孩子现阶段能力,不让他有挫败感。
当孩子的能力与玩具的挑战匹配时,玩具便会给他带来自我满足。
玩具不仅仅是买来的
《英才发掘团》里,40个月的语言小天才,端着一桶米和各种锅碗瓢盆到客厅开始玩,大米被洒得满地都是。
爸爸和妈妈看见了,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坐下来一起和孩子玩起了大米,最后,一家人还一起把大米收到米桶里。
研究婴幼儿心理学的陈忻博士说:其实,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富而多样的物品就好,并不一定要买大量的高级玩具。
客厅里的桌椅沙发、厨房里的大米蔬菜、自然界中的泥土花草,都是孩子的“玩具”,这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父母的陪伴,让孩子更聪明
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曾历时数年,对3000名年龄在3—5岁之间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更多,智力水平更高。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远胜过玩具。
把三个儿子都送进斯坦福的歌手陈美玲,在《50个教育法》中说:比起买玩具给孩子,我更愿意教他们一些动手动脑的游戏,随时都可以玩,这些游戏孩子们玩起来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她说,大儿子小时候曾非常喜欢玩假想钓鱼的游戏,他站在床上头,手里吊着一根线,假装自己在钓鱼。
过会他喊着:“钓到咯,钓到咯。”
“钓到什么啦?”我问他。
他回答我“秋刀鱼”、“章鱼”之类的。
我就接着问:“那我们怎么吃呀?”
他说“烤着吃”、“蒸一蒸,放点酱油”,给出许多有趣的答案。
“那咱们今晚就做这道菜吧。”我附和道。
于是,在生活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学会了不花钱就能玩耍的方法,他们说:“玩具玩不多久就会烦了,我不要的。”
爱的互动,促进陪伴的质量,既让孩子乐此不疲,也能让孩子享受到爱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