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可以”来表达、允许,用“不可以”表达拒绝和否定。两个词虽然简单,却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年轻父母如何对孩子说不?把握好度,孩子有压抑感不一定是坏事
多数宝妈不忍心用“不可以”来拒绝宝宝,有时候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拿着一个小镙丝去捅插座时,家长大惊失色,立马喝止“不可以……!”宝宝也着实吓了一跳,把小手停在那里或受到惊吓迅速收回小手,一脸不解,显得有些害怕。家长慢慢恢复了神智,看到孩子害怕的呆立在那里,似乎有些心疼。妈妈暗下决心,以后不能再用这样的语气对待孩子了。
这样的心理大多家长都想过,不再能对孩子大喊大叫了,避免孩子在言语上受到刺激,需要注意的是,事情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一直对孩子悄声细语,也不一定是好事。
亲子交流时,小家伙可以用多种方式去理解家长传达的意图,语言只是一个方面。还有许多情况,宝宝对语言没有完全理解,结合家长的语气及表情加以判断。当语气强硬,表情严肃时,在宝宝看来就是“不可以”。表情温和语气温柔时,表示“可以”。宝宝在听不懂家长的话时,可以从表情和语气去理解家长传递的信息。孩子有一个纯清的内心,家长即使传递过来复杂的信息,孩子也能转化为简单的信号,家长是说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很多家长不想用语言给孩子带来刺激,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会对孩子的将来不利。孩子有时候不能完全理解语言传达的意图,也能结合说话的声调、节奏心领神会。经常接触各种节奏和声调,对孩子分辨差异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好处。一些语言方面的刺激,也有助于让孩子领会差异变化。可馨育儿强调,如果始终使用一成不变的声调与孩子交流,其分辨差异的能力的发展就会变慢。
因此,“不可以”会让小家伙有一种被压制的感觉,并不代表不可以对孩子讲。它带来的压制的感觉可以让孩子得到刺激,更有利于接受新的事物。
“不可以”可以对孩子带来一定的刺激,并不代表经常对孩子说就会更好。孩子的举止面临很大危险或违背原则时,家长要坚决说,“不可以”。这要结合所处环境、事情的严重程度来来确定我们语气的强弱,事前或事后表达的时机。当孩子在游乐场、户外尽情玩耍时,若孩子的衣服可能会弄脏,不存在安全问题时,给孩子尽情玩耍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