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很多家长对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印象就是叛逆,如何搞定叛逆的孩子?接下来看看这篇文了解一下吧。
亲子关系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日渐强烈起来,使得父母在陪伴和教育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考验,过于关心孩子,青春期孩子感觉被控制的厌烦;刻意拉开距离,青春期孩子觉得自己被冷落不受关注。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恰到好处的关爱,需要父母与青春期孩子不断地磨合与摸索。
为父母,总有一辈子也操不完的心,担心孩子的学习,害怕孩子犯错,交友不慎。有时候,孩子越抗拒的事,父母越想去控制。曾经自己吃过的苦,总想让孩子跨越过去;曾经自己走过的弯路,总想指引孩子一条捷径;曾经自己经历的崎岖坎坷,总想让孩子绕道前行。青春期的孩子特有的叛逆,并不是父母全部的给予都照本宣科地接收,相反,往往是父母的给予,全部被拒绝:我的青春我做主!亲子关系在“我要改变你”的拉锯战中,变得越来越疏远,甚至四眼对看相互讨厌的地步。
曾经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上兴趣课逃课被老师投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总把事情想象得很严重,犹如生死攸关、前途命运在此一举。青春期孩子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我杞人忧天的焦虑。一天,孩子照常上学,可离家不到半小时,接到班主任发来信息,说孩子脸摔伤了。我紧张地回信息试探着问老师需不需要我接她去医院(其实是想知道严重程度),老师马上回复,到校医室处理一下就可以,我松了一口气:还好,应该只是一点擦伤!
可是,当孩子晚自习课结束,走出校门的那一刹那,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完全变了形的脸:右脸红肿,从脸颊到上眼皮,一大片伤痕,心疼得心酸,眼泪在打转,很想抱抱孩子,但她习惯性地后退。自从她进入青春期,就不再让我亲近了,偶尔挽着她的手,攀着她的肩,都会遭到无情的拒绝,亲子关系还算融洽,但不能有肌肤接触。
如果在孩子青春期前,一见面,我肯定是这样处理:你怎么会摔成这样?摔哪里不好,偏偏摔到脸上,到时留疤破相就难看死啦!而孩子青春期后,自我改变很大,这样的伤人伤已的话再也不脱口而出了。只是默默地听着孩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最后提出疑问:晨跑不能擅自换道的规定,你是很清楚的,为什么今早会换道?孩子:晚上没睡好,体力有点跟不上,所以想换到慢跑道上。重点原因来了,清晨我发现她房间还点着灯,进去一看,发现她跪趴在枕头上睡着,旁边翻开着厚厚一本《哈利波特》,估计是熬夜很晚,实在扛不住了。有时候真看不懂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前一晚还嘟嚷着要背政治迎第二天的考试,结果没背书,反而熬夜看课外书。
到家找出药膏,征询她的意见得到同意后,小心翼翼地给她敷药。问她要不要帮忙洗头,依我们当前的亲子关系还不至于亲密接触,得到的回答可想而知,当然是被无情的拒绝。我抛了个疑问:可是伤口沾水后很容易发炎化脓,伤口会更严重,留下疤痕的可能性又提高了!她听后没有再坚持,由开始的僵硬地斜躺在椅子上,任由我操作,到后来渐渐地放松,再到懂得开点小玩笑缓和气氛。接连帮她洗了几次头后,我们不再是客套的疏远,而是亲密无间地开心合作。伸着油腻腻的手夸张地告诉她像猪油,她意会到意思后捧腹大笑;再也不是青春期开不起玩笑,一触及其敏感就鬼叫的叛逆孩子,而是回到了之前那个没心没肺傻乐呵样。这样和谐的亲子关系,终于失而复得了。
与青春期孩子磨合的时光里,我由刚开始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的强势经验想控制孩子,到后来的”让你头撞南墙知道痛后回来找我“的较劲中观望孩子,再到”尊重你是个小大人,但无时无刻都在默默地关注“的给孩子指导方向。其中所经历的挫败与曲折,只有经历过孩子青春期的父母才能深有体会其中的煎熬与艰辛。与其想千方百计改变孩子,但不如在自己内心寻找改变的可能。当父母的努力自我改变积累到孩子能感受到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改变。事实证明,父母改变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并且促进关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