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老出汗睡不好怎么办?其实这是小儿盗汗,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约80%的生长激素于夜间深度睡眠中分泌,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晚上睡觉容易出汗、盗汗,有时甚至背部衣服都被汗湿。
现代医学认为,出汗是机体调节一种生理机能。婴幼儿及青少年儿童新陈代谢较为旺盛。偶尔有一两次盗汗是属正常现象。
但是盗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家长要仔细区分,才能加以预防和改善。
什么是生理性盗汗?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因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肠胃蠕动增加、汗腺分泌增加,入睡后大量出汗。有的孩子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等环境因素所致。
专家建议:
对儿童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
室内温度控制在24℃ ~28℃适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
什么是病理性盗汗?
佝偻病患儿
有些儿童,在环境不热的情况下,入睡后主要以上半夜出汗为主。有可能是血钙(血液中钙几乎存在于血浆中)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
专家建议:
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 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专家建议:
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无论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盗汗,家长都应该仔细观察做出判断,必要时就诊检查,不可盲目用药。
日常这么做,预防改善孩子夜间盗汗
中医上认为,脾虚易感的儿童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弱的儿童。也会伴有自汗盗汗的现象。对于容易出汗的儿童,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这样做:
1. 加强饮食营养
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中医推拿方
(1)揉肾顶1分钟,揉肾纹2分钟。
肾顶
肾纹
(2)补脾经200次,退六腑200次。
补脾经
退六腑
(3)揉涌泉30次。
涌泉穴
(5)捏脊5~10遍。
推拿要领
一天推拿一次,建议推拿力度轻柔在孩子的左手,可用爽身粉、润肤霜当介质。年龄不同,相应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适当增减。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长期坚持改善孩子脾胃状况。
如果试遍以上方法还不奏效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推拿调理师或正规医院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孩子睡不好,不仅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胃口、情绪,长期睡眠没有规律、质量,将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让孩子终身高不能理想。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并给予帮助,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