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启蒙教育父母应该怎么做

05-16阅读:739大字

做好这两件事,轻松搞定孩子的启蒙教育。跟闺蜜一起吃饭,一不小心就扯到了孩子身上,当了妈的女人啊,满脑子都是孩子。

做好这两件事,轻松搞定孩子的启蒙教育。跟闺蜜一起吃饭,一不小心就扯到了孩子身上,当了妈的女人啊,满脑子都是孩子。

闺蜜的孩子刚刚一岁,她开始焦虑了,想着要不要给孩子报个早教班,人家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市面上的早教班动辄好几万,她和老公一个月就那点工资,真是有点吃不消呢,所以特别纠结。

许多父母都像我闺蜜这样,让孩子上早教吧,真有点承担不起,不上吧,又不放心,生怕孩子落下了。

经常在网上看到好多人问,孩子的启蒙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呢?难道除了去早教班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还真不是,除了去早教机构,在家也一样能给孩子做启蒙教育,效果还真的不错。

启蒙教育的黄金期

启蒙教育也称为早期教育,指的是按照婴幼儿运动、智能和情绪发育的规律,采取一定的游戏和活动方式,目的是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0-3岁是孩子神经连接的关键期,大脑中神经连接的形成速度为每秒新增100万个。

这个时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启蒙教育的黄金期。

当然,错过了黄金期也不是说孩子就一事无成了,后面的十多年,同样也是启蒙教育的关键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能够特别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那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会更顺畅。可以说,这个时候,父母付出得越多,以后也就会更轻松。

启蒙教育包括什么

孩子的启蒙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启蒙,一个是情感启蒙。

那具体怎么做呢?

要进行智力启蒙,最好的方法是语言输入。要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入,你需要做好两件事:多和孩子说话、多给孩子读书。和孩子说话应该自孩子出生就开始了,你喂奶的时候、换尿布的时候,都要告诉孩子,虽然他不会用语言回应你,但他能听得懂。你说的越多,越会刺激他的大脑,就越能激发他的语言潜力。

曾经去看过一个刚生完孩子的亲戚,她跟孩子就是全程没有一点儿互动,孩子哭了,她抱过去,给她吃口奶就完了,然后把孩子一放,孩子就自己躺在那儿看着天花板,而她在这个过程中,没跟孩子说一句话,甚至连个笑容都没有。可以说,她跟孩子之间没有爱的流动,没有情感链接,所以,如果早教班的老师也这么对待孩子,那这个早教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说不定还有反作用。

给孩子读书也是父母必须要做的事,哪怕孩子一开始把书当玩具撕着玩,哪怕你在念的时候他压根就不听,但你还是要念,多念几次,他就会好奇,会主动要书看。读的书多了,孩子的识字量就会变大,当然,前提是你别把识字当成个任务,不强迫他。这样,等孩子到了三四岁,你会发现,他已经认识很多字了。

台湾教育专家洪兰曾经举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1995年,人类发展学家Betty Hart 和Todd Risley追踪了堪萨斯城的42户有孩子的家庭,他们从孩子9个月开始跟踪观察了两年半,记录了家庭对话,发现爱跟孩子说话的父母,孩子三岁时已经和孩子说了4800万字,而惜话如金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才听到1300万字,差了3.7倍。

这说明,婴儿期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孩子听到说话字数的差异就是后来智力的差异。

要进行情感启蒙,最好的办法是要多和孩子接触。多抱孩子、多抚摸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和亲密感,而不是打着不能惯坏孩子的旗号,推开他、拒绝他。想想,你能抱孩子的时间也不过那么几年,等他大了,自然会离开,不会再贪恋你的怀抱,所以,趁着还能抱,就多抱抱吧。

再就是别把孩子扔给电子保姆。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会主动把孩子推到电视机前,或把手机塞给孩子,以至于有些孩子两三岁就会有模有样地玩手机了,到了五六岁就上瘾了,这样以后很难戒掉。身边不止一个朋友说,自己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呢,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很是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孩子之所以离不开电子产品,一方面是父母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太单调了,他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和丰富多彩。如果他的现实生活足够有趣,他也就不会沉迷于虚拟世界。这就要求父母多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多带孩子出去看看,这样,孩子慢慢会走出来的。

启蒙教育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把启蒙教育委托给早教机构。

现在的早教机构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而且收费特别高,比孩子的兴趣班贵多了。在早教机构的大力宣传下,一些父母就变得焦虑了,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启蒙教育最好的场所是家庭,最好的教育人是父母。

爱默生说,孩子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的示范。

如果只是例行公事地把孩子送去早教机构,回到家却没有父母的陪伴,那这样的教育是大打折扣的。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第二个误区是启蒙教育就是提前学习。

这也是许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不是说教育要趁早吗?那就早点识字,早点算数。于是,父母逼着孩子认字,今天认识了几个,明天认识了几个,让孩子学拼音,学识数。

相比之下,这些都是狭隘的启蒙,而且效果也不好。

如果你能把识字包含在阅读中,把识数放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效果。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联系的,是相通的,千万不能割裂开来。

也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让他学习一年级二年级的知识,怕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

许多专家也都认同,孩子提前学习的危害会在三四年级进一步显现,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当你给孩子打好基础了,孩子的学习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或许一年级刚开始学习有点吃力,但孩子很快就会追上来,而且后劲很足。

第三个误区是迷信一些测试。

像一些智商测试啊、情商测试啊,也有许多父母热衷,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不是个聪明的孩子。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智力相差无几,除非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否则是没有多大差别的。父母如果太过相信这些,那就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己,因为,孩子是你生的,他遗传的,是你的基因,是你的智力。

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测试上,这对孩子来说,也不公平。

其实,不管是启蒙教育也好,还是后天的学习也罢,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方面,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如果只在乎孩子的成绩,而不关注他的心理,那就是失败的教育,毕竟,我们都不想看到下一个吴谢宇出现。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