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前听音乐会变聪明吗

05-20阅读:863大字

收藏文章
听莫扎特的孩子更聪明?不靠谱!孩子真正获益的是这4个方面。无数年轻的妈妈把莫扎特的音乐作为胎教音乐,宝宝出生后也继续给宝宝听莫扎特,希望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听莫扎特的孩子更聪明?不靠谱!孩子真正获益的是这4个方面。无数年轻的妈妈把莫扎特的音乐作为胎教音乐,宝宝出生后也继续给宝宝听莫扎特,希望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莫扎特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

莫扎特效应最初见于1933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舍尔教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文章。

劳舍尔(F.H.Rauscher)和肖(G.L.Shaw)发现,与放松指令,或者完全没有声音相比,在听完莫扎特的音乐后,大学生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显著的提高。

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时美国佐治亚州的州长甚至为该州新生儿免费发放古典音乐 CD 和磁带。

但这真的是莫扎特音乐所起到的神奇效果吗?很遗憾,并不是这样。

后来的研究发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不在于莫扎特的音乐本身,而是由音乐引起的积极情绪和唤醒水平提升。

也就是书说,人们听到了好听、喜欢的音乐,心情非常好,唤醒水平高,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效率也提升了。

因此,是不是莫扎特的音乐都没关系,其它音乐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只要是你喜欢的就好。

当然,莫扎特的音乐确实是很棒,也是很适合给孩子听的。只是,不要以为“听了莫扎特就能变聪明”,把莫扎特的音乐给神话了。

事实上,适合孩子听的音乐多种多样,孩子也更需要丰富的体验。单纯听莫扎特、听古典乐,或者任何一种单一的音乐,反而不利于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成长环境。

既然听莫扎特不一定能让孩子变聪明,那音乐真正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还有必要给孩子听音乐吗?

有必要!

事实上,音乐能够支持幼儿发育的所有领域,只是,不是通过“一听莫扎特就能变聪明”的方法。

来看看孩子真正能从音乐中学到什么,他们是如何从音乐中获益的:

一、社交情感技能

经常与其他人一起唱歌,跳舞和演奏乐器,这本质上是一种社交体验。

小宝宝进行这样的音乐活动,也是参与社交和体验情感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可以:

1、学习和实践我监管

当我们把宝宝抱在臂弯里,哼唱摇篮曲时,想想摇篮曲抚慰宝宝的力量。

爸爸妈妈哼唱摇篮曲,有助于帮助宝宝平静下来。而这种被安慰的经历,也有助于宝宝学会抚慰自己。

摇篮曲,起到了帮助宝宝进行自我调节的作用,让宝宝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身体需求的能力。

2、理解情绪

如果是有歌词的歌谣,歌词中传达的情感,有助于宝宝学习用词汇来描述他们的情感体验。比如“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即便是没有歌词的音乐,也饱含情绪。有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5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区分快乐和悲伤的音乐片段。(Gentile和Pick 2008)

3、合作并建立关系。

音乐通常是团队的努力,每个参与者都将自己发出的声音参与到合唱、合奏中。

想象一下,当宝宝在早教中心,或者一群宝宝聚会时,和爸爸妈妈一起摇着沙锤合奏,每个宝宝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却又与同伴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对与1、2岁的宝宝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与同伴合作和互动机会啊!

4、体验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

一个小宝宝,如果发现自己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聪明的,有能力的。

所以,当宝宝自己通过敲击木琴能而听到了叮叮声,通过摇动沙锤而听到了沙沙声,通过敲击小鼓而听到了咚咚声,他们会非常开心,非常有成就感!

5、分享并轮流

音乐能非常自然地鼓励轮流。

比如,宝宝敲出一个声音,爸爸妈妈紧接着重复宝宝刚刚发出的那个声音;

中间放一个小鼓,爸爸、妈妈、宝宝轮流上去敲鼓,其他人则在旁边聆听;

一首熟悉的歌,妈妈唱一句,宝宝唱一句……

这样享受音乐的方式,也很容易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并接受“轮流”。

6、培养文化意识

每个家庭播放歌曲和使用音乐风格或许都有不同,由此也可以在家庭和孩子的成长环境之间创造连续性,这样的连续性,给予了宝宝安全感,并验证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中国人常常听到的是《茉莉花》、《小燕子》这样的中国人熟悉的音乐旋律。

我们也可能根本听不懂印度话、听不懂非洲的语言。

可是我们听到一段陌生异域的音乐时,却能本能地觉得这个旋律好像有印度风格,这个节奏好像是非洲的音乐。

二、身体运动技能

1、大运动

一想到音乐,一定忘不了跳舞。

即便不是正式、认真地跳舞,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们也会忍不住摇摆起来。

让宝宝的身体随着音乐的快慢、节奏舞动,正式锻炼宝宝的四肢、躯干运动能力的好机会。

2、精细肌肉

很多儿歌都能和孩子产生有趣的互动。比如传唱很广的中国童谣:

斗虫虫,虫虫咬着手——嘟——飞!

这些有趣的互动童谣,可以支持宝宝手指精细肌肉发展。有利于宝宝将来的书写、绘画能力的发展。

三、思考、认知技能

音乐很自然地提供了练习模式,数学概念和象征性思维技能的机会。虽然这些概念看起来好难、好严肃,但音乐却让这些概念都快乐起来,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1、数数

许多儿歌都会引入数字和计算:比如

“五只小猴床上跳”;

“两只老虎”;

“一只哈巴狗”……

歌曲的节奏和重复,能使宝宝更容易记住数字模式的名称和顺序。

2、模式和排序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这首《小星星》,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从歌词到旋律都是重复的。很明显的“A-B-A”模式。

几乎每一首音乐都在其旋律或歌词中有一个模式或序列。

我们大人肯定有这样的经验:听音乐的时候,即便是一首新曲子,即便我们没经过音乐训练,却好像也能预测接下来的节拍。

预测模式并按顺序放置对象或事件,可构建关键的早期数学和早期阅读技能。因此,我们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节奏或歌词重复的歌曲,以帮助孩子学会预测模式。

一旦宝宝发现自己预测对了,他也会非常有自信和成就感。

四、语言和读写能力

如果和家长们讨论“如何教宝宝说话”,估计很多家长都会提到“唱儿歌”这个方法。

音乐确实在很多方面激活了识字和语言学习。

1、口语

音乐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容易参与的实践语言,以及理解意义的窗口。

很多小宝宝,虽然还不能唱一句完整的歌词,却能在爸爸妈妈唱到他熟悉的歌曲时“天空”。比如妈妈唱: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

宝宝就会适时地接上:

“星星”!

2、接受语言

听音乐是接受语言技能的练习,有利于孩子们理解那些自己目前可能还不会说的话。

比如,我们想让宝宝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我们就会常常用到外语儿歌。

3、音素意识

音素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依据音节里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动作构成一个音素。

我们学的“a、o、e……b、p、m”等等就都是一个个的音素。

音素意识描述了孩子听到,识别和使用不同声音(称为音素)的能力。

能够区分不同声音和音素的孩子,更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更强的识字技能。

而大多数歌词都押韵的音乐,正好支持这一关键技能。

总之,虽然不至于“一听莫扎特就会变聪明”(一般任何事情吹捧到这么神奇的程度,你就要警惕了),但孩子确实可以通过音乐获益良多。

通过音乐,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们的感受,学会破译模式和解决问题,并以丰富,复杂的方式发现周围的世界。

分享音乐的乐趣,也拉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联系,音乐还提供愉快和有益的学习体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重要的是,与他们所爱的人分享音乐体验,会让年幼的孩子感到自己非常被珍惜,非常被爱,非常重要!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