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时间
学龄前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感受时间和认知时间的意义。
适当给他的事情制定小小的期限:比如,在多长时间内收拾好玩具、在多长时间刷好牙、穿好袜子等;
经常让孩子留意时间:告诉孩子做一些事情用了多长时间,或者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2
规范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孩子平时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东一件西一件,随意性强、自控能力差、缺乏条理。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孩子形成时间观念的前提,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家长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每日作息表,何时起床、何时出门、何时吃饭、写作业,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一项事宜。
3
多让孩子自己把握时间、管理时间
家长事事包办替代,孩子就不会有时间管理能力,也没有主动权,反正事事都有家长的提醒,他就会习惯了听话、被安排。
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多一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
在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同时,家长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建议。在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更进一步,帮助他们学习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更好地做出时间安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