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患焦虑症,超前教育有什么危害吗?

05-08阅读:276大字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早早的给孩子准备了各种兴趣培养、英语教育、思维拓展等课程。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7、8个月就开始让孩子上课了。然后其余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会觉得:“我家孩子要是不学,那不就被落下了吗?”于是也开始给孩子上课。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早早的给孩子准备了各种兴趣培养、英语教育、思维拓展等课程。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7、8个月就开始让孩子上课了。然后其余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会觉得:“我家孩子要是不学,那不就被落下了吗?”于是也开始给孩子上课。

那这样过早的让孩子接受教育真的好吗?

夏丽是坚定的“早教派”,自从怀孕开始,夏丽就开始了胎教,每天都听英语节目,听音乐。

等孩子7个月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行为培养班,1岁半的时候就送孩子去了幼儿园,开始学音乐、学数学。孩子表现的也很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会了加减法,学会了拼音认字。

7岁时上了一年级之后也是名列前茅,夏丽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付出。但是没想到,等孩子8岁上了二年级之后成绩突然开始下滑,甚至比不上没有早教的孩子,而且不止是成绩下降,夏丽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每天都很沉闷,还经常发脾气。

夏丽十分焦急,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结果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居然患了焦虑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么,超前教育究竟有怎样的危害呢?

一、让孩子产生焦虑

以数学为例,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在3岁开始形成,8岁的时候迎来第一个发展的小高峰,有的家长会发现,明明之前怎么都讲不会的题,等孩子大些了自然就懂了,这其实就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的结果。

让孩子过早的学习,孩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了,所以并没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话,很有可能使孩子感到焦虑,紧张,甚至有挫败感,失去探索的好奇心。而得到的结果也是事倍功半,甚至揠苗助长。

二、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家庭是幼时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场所。让孩子过早的离开家庭去学校,很有可能造成孩子不安,孤独的情绪,这也是孩子初次去幼儿园会大哭的原因。

如果孩子年龄很小,再加上处于陌生的环境中,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在孩子成年之后都会对其产生明显影响。过早的让孩子脱离家庭,离开父母还有可能造成孩子亲情冷淡,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三、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

过早的让孩子进入学校,会禁锢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很多家长都发现接受早教的孩子会特别懂事,还有家长为此自豪,但是家长可以思考一下,懂事这个词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好吗?孩子过早的懂得生活的规则,失去自由。

很多家长都说自己是为现实妥协,难道孩子就应该在本该自由自在的年纪过早的体会生活的压迫吗?难道家长希望孩子回忆起童年只有数不清过的作业,上不完的课程吗?

那如果不让孩子上课,我们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一、在生活情境中教育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一定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在家庭,在生活中同样可以教育和培养孩子,而且这种教育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但却更加深远持久。

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注意卫生,要节约用水,要懂礼貌。

在孩子3-6岁的这段时间其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好的习惯而不是学多少知识。好的习惯是孩子更好学习的基础,也是让孩子一生受益的东西。

二、在重复活动中教育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总是会重复看某一集动画片,看同一本书,让家长讲同一个故事。有的家长甚至为此感到厌烦,但其实这正是孩子在进行重复活动。

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思维方式和成年人不同,很多大人看起来很简单的故事其实对孩子来说只看一次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而这正是教育的绝佳契机,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书籍进行阅读,或经常让孩子看一些外语节目,带着孩子一遍遍学习。

家长可以惊奇的发现,有的孩子可以对看过的书进行复述,可以流利的跟着电视读出英文。

三、在游戏中教育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和交流,学会遵守甚至制定规则,学会了与其他小朋友合作,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前提。一味地让孩子尽早上课并不利于孩子成长,而选择更有趣,更自然的方式教育孩子,

让孩子在该玩耍的年纪享受游戏的乐趣,在该学习的年纪体会拼搏的辛苦,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才是让孩子成才的关键。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