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是一名语文老师,昨天和我匆匆吃了个晚饭,就说要赶紧回家陪孩子写作业。
“你现在是上班教学生,下班教儿子,全天在岗啊!”我揶揄到。
小玉叹了口气:“没办法,现在孩子上三年级了,课业虽然不重,但也不能松懈。陪写作业已经快磨光我所有的脾气了,现在我们家二宝直接就放养了。”
“这位二宝少爷呀,最近性格突然变得越来越叛逆,脾气越来越暴躁!一言不合撒泼打滚,一不满意就鬼哭狼嚎的。
那天晚上看见电视里有冰激凌的广告,就说要吃,我说没有,他立马趴在地板上大哭大闹还舔起地板!换以前,我肯定给他一顿胖揍。”
小玉说着又叹了口气:“现在又要教大宝,又要管小宝,我又不是三头六臂!算了,反正我也有经验了,二宝现在是进入叛逆期了,由着他吧,过段时间就好了。”
原来,小玉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宝的学习上了,又恰好遇到了她两岁多的二宝进入了“叛逆期”(即心理学上说的“第一个反抗期”),更是焦头烂额,于是选择了忽视二宝的“叛逆”情绪,认为“过段时间就好”。这样做真的合理吗?
今天,我们来认识下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
一、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是独立意识的体现
刚出生时,孩子的意识是混沌的,没有自我与外界的区分。
孩子1岁以后,随着可以独立行走后,他们开始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个体,进一步意识到我自己是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受外人控制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2岁左右,宝宝自我意识发展有了第一次飞跃!独立性越来越强的他们会经常说“不”,对于家长的安排常常表现出反抗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想要实现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
但是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时,语言也还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于是他们的表现常常搞得家长焦头烂额。
所以孩子的第一次反抗期又被称为:“可怕的两岁”,两岁并不是专指,1岁半到3岁之间都可能发生。
二、宝宝第一个反抗期的重要意义
尽管听起来让家长很头疼,甚至会说这是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但儿童教育专家却更愿意叫做Wonderful Two(了不起的两岁)!
因为,这意味着宝宝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自我分离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他们开始有自己做判断、做决定的需求,这对于他建立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个性是至关重要的!
三、这5招应对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1、保持冷静
宝宝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也很容易受到感染而情绪失控,但要切记镇定,保持冷静。
在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请一定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以暴制暴,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你只有平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可以采取“平静中断”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带宝宝离开发脾气的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呆一会,从愤怒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平复情绪。
如果是公共场合,又没办法离开的话,尝试拥抱宝宝或用平静的语气和他说话,也可能会让宝宝安静下来。
2、适当不理睬
像开头小玉一样,当宝宝的要求没有合理性而且家长又不能满足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让宝宝自己闹、自讨没趣,等他情绪好转,能听讲道理的时候,再慢慢来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并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
3、适当放权
既然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慢慢希望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世界。
我们建议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尊重他的想法,给他相对的空间和自由。
当然,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家长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我们的语音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都需要平静且坚定,这一切都是在和孩子传递,父母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你即使这样大哭大闹仍然没用。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岁左右的宝宝,语言还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不能很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情急之下他们就会感到沮丧,就会用极端的行为来表示抗议和宣布自己的“主权”。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多为宝宝提供开口的机会——鼓励他多复述故事、多描述看到的事情、多和他进行交谈,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5、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对宝宝的情绪缓解是很重要的。孩子一旦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就不会那么容易急躁和叛逆。
家长哪怕每天花10分钟集中精力,专心和孩子一起涂鸦,一起做手工,一起讲绘本等等都可以。
这些高质量的陪伴不仅能增加亲子亲密度,而且在陪伴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相对独立的习惯。
这样对于家长来说,也不会很累,而孩子出现用负面行为比如尖叫、大哭、打滚撒泼、黏人等等来索取关注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总之呢,宝宝的反抗期是成长必经阶段,家长应该以尊重孩子的主观意志为前提,陪伴他们一起探索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