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06-17阅读:2478大字

收藏文章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而我国各地关于端午节民俗也不少,比较熟知的有包粽子、赛龙舟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贵州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
1

贵州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赛龙舟

其实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游百病

游百病流行甚广,在四川、陕西、贵州等地都有较大的影响力。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游百病在贵州地区属于端午习俗。当天晚上,人们用花草水洗澡,因此又称“洗百病”。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祭麦

在仁怀茅台,端午不是祭祀屈原,而是祭小麦,这是当地流传千年的传统。每年的夏至及端午节来临时,仁怀市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酱香型酒厂就要制作酒曲了。湿热的制曲厂房内,年轻女子们或七八个或三五个一起,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用灵巧的双脚在木框上踩着酒曲,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一块呈龟背状的酒曲坯就踩好了。

于是这里代代沿袭这样的传统,从端午节开始用小麦制作酒曲,也代表着从这一天开始,新一年的白酒生产正式开始了,这在当地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据了解,茅台镇端午女人踩曲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每到端午节前后,镇上未婚、年约十七八九的女子都忙于各个酒厂踩酒曲。

闹“水龙”

贵州平塘端午节耍“水龙”、泼吉祥水等活动在平塘县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当地居民因干旱祈雨而产生的一种民俗活动。近年来,平塘县人民政府加强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并努力打造民族文化与自然原生态旅游,使耍“水龙”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水龙街道狂欢巡舞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福、吉祥如意、国泰民安。耍“水龙”时,城中的男女老少全副武装,手持瓢、桶、盆、水枪等,尽情地向水龙泼洒,你一盆,我一瓢,大家你来我往。

祭龙大典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举行祭龙大典,上万名游客一同感受古老祭龙带来的民俗文化精髓,祈求幸福安康。相传在汉朝时期,镇远民间就自发组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至宋朝已经很兴盛。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赛龙舟活动最为活跃。

棕叶和红汗菜

湄潭人的端午节与各地相比,似乎要简约得多。诸如赛龙舟、喝雄黄酒、制凉茶等,在湄潭都难得一见。不过端午节的重头戏“吃粽子”,在湄潭依然沿袭多年,只不过湄潭的粽子和其余各地的似乎略有不同。

湄潭人包粽子的主料,与各地一样,是上好的糯米。湄潭人吃粽子,往往就着白砂糖、黄豆面蘸着吃,他们觉得这样能提升糯米和粽叶的香气,而且一点不抢味。此外,端午期间,湄潭家家户户都会吃红汗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苋菜。基本都是简简单单的蒜蓉一炒,便香气扑鼻,尤其喜欢盘底红色的汤汁,浓得跟胭脂一般。

贵州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

贵州少数名族端午节风俗

侗族端午习俗

贵州省侗族端午除与汉族相同以外,当天,家里也会炸油炸粑、做盘子粉、灰碱粑。锦屏县圭叶村的端午风俗犹为独特。这个侗寨端午节,每家须年纪最大者来包粽子。一不准任何动手,二不准数粽子的数目,三是煮熟后不能马上吃,而要先祭供蛇神和祖宗。

苗族端午习俗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在农历五月初五过"龙船节",也称"龙舟节"。

龙舟比赛通常都会有驱旱求雨、庆祝插秧成功、预祝五谷丰登等实际意义。其龙舟形状也比较有趣,其中最着名的就是"母子船",每艘龙舟以一条完整杉木或大梧桐挖空成槽形,一大二小的龙舟并排成一组,大者为母船,小者为子船,三舟竞技,很是有趣。

节日期间,除龙舟比赛外,还要举行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娱乐活动。男女青年在芦笙、唢呐、竹笛、芒筒、月琴、木叶等乐曲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在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带上鸡鸭、粽杷回娘家探亲。

水族端午习俗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水族端节有吃素的习俗。他们从端节的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端节堪称是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节。登高赛马活动是南方民族年节中独有的现象。

布依族端午

布依人在端午这天要在木楼上悬挂蒿莆和艾叶。菖蒲艾叶在木楼悬挂的位置,渐渐被固定在大门的两侧,仿佛守门神秦琼和尉迟恭一们。怀念屈原的初衷,演绎为驱邪、消毒和治病。

布依人认为,一年之中以端午节这天的药性最强,这一天治病效果也最好。布依族还有有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五色糯米饭用植物染成。

土家族端午

土家族过端午节分为"头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中端午"(即农历五月十五)、"末端午"(即农历五月二十五),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是正宗的端午。但"大端午"和"末端午"也没被忽视。

过端午娘家在将女儿、女婿接来共度端午良宵时,女儿、女婿要背来糖、烟、酒、面条和猪肉,作为"五色礼"敬献给岳父母。岳父母则准备好粽子、麻花等款待。女儿、女婿回家时,娘家要送两把花雨伞,俗称"鸳鸯伞",这象征着夫妻风雨同舟、忠贞不渝,感情天长地久。

仡佬族端午

贵州石阡县仡佬族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过小端午。一般人家都要包粽粑,备齐鸡鸭肉蛋等,要用菖蒲、艾蒿挂在大门两边,以避邪气。有的还要造雄磺酒撒于房前屋后以防蛇虫;要煮红鸡蛋、大蒜头来吃。届时女儿女婿、干儿干女、未过门的儿媳、未婚的女婿等,都要来家做客,俗称"打端午节"。

贵州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