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孩子不能哭的中国式家庭,会毁了我们的孩子

04-28阅读:104大字

小孩子不舒服了、饿了......各种场景下都有可能会哭,但是我们一般家长就会说不要哭不能哭。其实这样的教育真的好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

原标题:告诫孩子不能哭的中国式家庭,会毁了我们的孩子

小孩子的天赋技能之一就是哭。孩子难受了要哭,受委屈了要哭,做错事情了被批评还是要哭,很多家长们看到孩子的眼泪就头疼。但是其实在孩子哭的这件事上,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哭是不好的,是胆小软弱的表现。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总是不让孩子哭。无论还是是犯了错误哭闹,还是摔倒了,遇到难过的事情了,都告诉孩子不要哭。但是,哭真的很可怕吗?不哭才最好吗?

绝大多数家长,都把“哭”视为一个负面的表现,觉得孩子“不哭”的状态是正常的,“哭”的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家长总是一看到孩子哭,就急忙想让孩子止住眼泪,慌忙之下甚至可能会用上呵斥,威胁等不正确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哭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家长们首先要正确的看待“哭泣”。

人天生就有喜怒哀乐。哭和笑,都是一个人正常的,真实的情感流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人不可能把正常的情绪硬是分出好坏来,更何况,哭泣本身就是发泄悲伤和压力等负面情绪的一个渠道,通过哭泣,人才能够调节自己的状态。如果不让孩子哭,孩子的负面状态无从排解和调节,会让孩子更加压抑,还会伴随着情感的封闭,情绪的暴躁等情况。家长们大可不必对“孩子哭了”这件事过度紧张。

但是孩子哭的时候不理不睬,就让孩子哭下去也不可以。家长还是要帮助孩子化解心中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调节好心理状态。这能让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也是让孩子停止哭泣的最根本的方法。那么家长要如何做呢?

⑴允许孩子哭,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哭个笑一样,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家长们需要让孩子学会感知情绪,并且正确接纳自己的情绪。所谓接纳,就是不加指责地承认情感的真实性,不加指责地承认任何人都有产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权利。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即便是有生气、伤心、恐惧、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其本身也不是一件“错”事,而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去接纳它。所以,家长们不要总是给孩子的情绪“划分好坏”,更不要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否则,孩子很容易会在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去否定自己,觉得是自己有问题才会总有负面情绪,从而敏感自卑起来。

⑵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

哭泣的本质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想想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和需要都是通过哭泣表达的。饿了渴了,身体不舒服了,上厕所了,都分分钟哭给爸爸妈妈看。但是这种情绪表达的方式是比较原始的。在孩子学会了说话后,这些都可以用语言来更好的描述表达。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平时,父母就需要和孩子多沟通,并且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孩子更习惯用语言来表达情绪,那么久不会动不动就哭了。

⑶孩子犯了错哭闹,不要训斥

家长有时候是不能冷静的面对孩子的情绪的。比如孩子犯了错误,忍不住哭泣的时候,家长就很难冷静下来,甚至可能会有“你犯了错还有脸哭”之类的想法,从而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其实,当孩子犯错哭闹的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并不是训斥。因为当时孩子哭并不是不好的。正相反,孩子这时候哭可能是因为认识到了错误,内心难受愧疚,还可能是害怕家长的批评。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用比较柔和的态度先安抚孩子,孩子会更容易被打开心房,从而听家长的话。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第一声,就是嘹亮的哭声。哭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他们的权利。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灰心丧气,伤心难过的时候。大人们有时候尚且会想要痛痛快快的哭一场,那么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们不哭呢?难道只是因为家长觉得“不哭”的孩子才听话,才勇敢,才让家长省心吗?请把哭泣的权利还给孩子,让他们有一个敢哭敢笑,有酸有甜的多彩生活。

本内容、图片由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