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 陈六月
“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你和世界的关系,决定你和自己的关系。”
这句话话来自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春潮》。
单身妈妈郭建波和妈妈纪明岚在电影里的互动,让人泪目。
“好像自己被揭穿了一样。”
“简直就是我和我妈的现实版。”
女儿心情不好,想抽个烟透透气,
母亲进来破口大骂:有毛病!
女儿转身,“乖乖”地把烟给灭了,
可内心不服,于是将烟头按在了厨房的饺子皮上。
在外人眼里,女儿是一个精干、行动力强的新闻记者。
但在母亲身边,她却是妈妈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母与女的纠缠争执、委屈和不满,不断上演。
看完这部片子的许多人,对此亦有共鸣: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回想一下,我曾经也在这样的亲子关系里挣扎过。”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过着没有界限感的人生。
而没有界限感的父母,最容易做的事情:
便是通过语言暴力,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丢给自己的孩子。
守不住的情绪界限 管不住的语言暴力曾有一个研究发现:
情绪痛苦在大脑区域的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
当我们听到一句扎心的话时,胸口感受到的疼痛和被真实刺伤的疼痛类似。
当父母守不住自己的界限时,不经审视的语言暴力,也让孩子做出一些失控的行为。
女儿郭建波被骂后,会偷偷打开水管让家里漏水;
会故意说怪话吓跑妈妈给安排的相亲对象;
也会在被咒骂后隐忍不发,却把手摁在仙人掌上,任鲜血直流。
这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语言暴力下的女孩,选择对抗母亲的方式。
趁着女儿不在家,母亲把女儿写着父亲的日记,一把火给烧毁了。
自己没有得到爱,也不会爱自己的女儿。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曾经写过一句话:
母亲把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与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混为一体。
这种负面情绪的发泄,正是母女关系矛盾的来源。
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倾诉过自己的无奈:
“带着女儿出门,忍不住对女儿发脾气。
可是后来才恍然大悟,自己把工作的负面情绪带到了和女儿的沟通里。
原来和孩子的对话方式,也是自己曾经和暴躁的母亲的对话方式。”
当我们界限不清时,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顺带倾倒给我们的孩子。
我们也可能经常会随口说一些威胁性的语言,使他们屈服于我们。
回想一下,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是否会让孩子感觉很难受,让孩子越来越沉默?
曾经有心理学研究发现:
当面对一次高级宴会邀请时,成长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会有着不同的反应。
如果一个成长于温馨健康家庭的孩子,知道这次聚会可以拓展社交网络、提升职场表现的情况下,他会主动争取这次机会。
而在亲人的打压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则可能会想着“也不是必须要去的,去了还可能尴尬,还是算了吧”。
于是,他会选择放弃这次机会。
哈佛大学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也曾谈到:
语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隐蔽、更持久的影响。
在电影《春潮》里,女儿郭建波和母亲的言行竭力与之对抗。
看起来,似乎抵御成功了,拥有不错的职业,勉力维持着生活。
可内心深处,她也在无意识地重复着母亲的模式。
拒绝走进婚姻,对感情不再抱有期待,也成了单亲妈妈。
在育儿的过程中,如果总是责备或者打骂孩子,不自觉地突破边界。
长此以往,会有两个结果:
第一种,长大后,他也会变成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随意侵犯别人的界限。
第二种,低自尊,时常被别人语言暴力所折磨,对幸福的感受力很低。
好的亲子关系 需要保持这两种的边界心理学家海灵格曾说过:
“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而这种界限感,其实就是懂得自己与他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第一,来自于父母对个人情绪的负责。
第二,也包括收回对孩子的不合理“期待”。
北大教授丁延庆曾在接受采访时,吐槽了自己的女儿“成绩太差,自己放弃高压强制”的经历。
“丁延庆”是农民家出生的孩子,从小学习就很好,被人们称做“神童”。
他曾获得北大本科学士和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在是北京大学的博导、副教授,而他的夫人也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他本是期待孩子可以很优秀、卓越。
可面对女儿的“天资平庸”,丁教授说:
“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对于谁都好。”
这是一个把课题划分得十分清晰的正面教育案例。
与孩子保持平等的边界感,是健康亲子关系的基础。
而能够保持边界感的基础,那便是:
父母能够先处理自己的期待,而不是投射给孩子。
不过,这谈何容易?
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小时候我曾经发过誓,等我当了妈妈,一定和孩子讲道理,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智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看待。
可我现在正变成我自己的母亲那样。这是一条漫长、吓人的下坡滑道,我正一步步滑下去,停不下来。我也挣扎过,可就是停不下来。
我们也想有耐心,有爱意。
可最终,还是说出那句不讲道理的话:
“因为我是你妈妈,我说让你吃饭,你就得吃饭。”
试问一下自己:
当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期待来成长时,父母要不要放任生长?
当已经被工作搞得心烦意乱时,我们能否温柔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需求?
当孩子非要选择走向某个我们并不看好的专业时,我们要不要插手?
电影《伯德小姐》清晰地表现了亲子关系中,这个撕扯、争执的过程。
当女儿想去大城市读书时,母亲会说:
“凭你的成绩,最多只能上个社区大学,然后去监狱混混,最后再回社区大学”……
当想拒绝女儿想购买某个东西的要求时,母亲会向女儿灌输“我们很穷”的负面信息。
当母亲不喜欢女儿的走姿时,她会用迂回的方式去“挑刺”。
当和孩子相处不开心,也会直接说“养大你需要花多少钱”以此来打压这个孩子。
日常的对峙,充斥着整个影片。
甚至在一次争执中,女儿听不下去了。
她推开行驶中的汽车的车门,翻身下去,所幸只是右手臂骨折。
两人的和解,来自于界限的出现。
当女儿去了别的城市上学,母亲放弃了控制。
为什么改变了?
第一点,是妈妈开始为本属于自己的情绪负责了。
第二点,则是妈妈收回了“期待”,以孩子本来面目去“看见”她。
于是,爱才真正出现。
健康的自我 从把握好界限开始《原生家庭》一书中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有毒”的家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连环车祸。这个“毒”,如同“传家宝”一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
电影《春潮》中,母亲纪明岚年轻时遇人不淑。
老公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完全不操心家里。
得不到老公的尊重,也得不到妈妈的体恤。
于是,她把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继续泼洒给自己的孩子。
而想要中断亲子关系里的这个伤害,就需要先从自己开始做起。
觉察过去的关系,解决自己的课题。《春潮》的郭建波在承受家族情结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在对待女儿婉婷时,她有一份珍贵的清醒和自知。
她带着超越痛苦的力量,与婉婷建立一种健康的母女关系。
在母亲住院后,她对着窗户的大段独白,也表明了她正式开始了内在分离。
对孩子的吼叫,是我们无法处理个人情绪时的一种应激反应。
学会“觉察”,收回本不属于孩子来实现的期待。
没能忍住情绪,吼了孩子,请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把成长的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是破除伤害的第一步。
只有处理好了自己的课题,才能元气满满地迎接孩子。
想尊重孩子,请从给孩子物理空间开始。其实,时常会有很多家长觉得:
孩子小,所以穿衣服没啥决定权。
孩子小,所以他的东西都我们自己收拾。
孩子小,所以我们可以闯入他的空间。
随意介入孩子空间的家长,逐渐打破空间的界限,这也是一种暴力。
心理学家认为:
孩子在5岁左右就有了属于个人的秘密,需要自己的世界和空间。
我们可以看看:
当孩子在房间独处时,我们是否随意进入,整理玩具书籍。
当孩子有自己日记本时,我们是否是随意打开查看的。
当孩提出自己的穿衣要求时,我们是否忽视不见。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可以试着给予一些调整。
秘密基地是孩子心理成长的理想乐园。
可以试着从家里分隔出小空间,让孩子待在里边。
不去窥探,不去打破。
尊重他作为个体的开始,也是我们懂得“管教边界”的开始。
给予孩子明确的心理界限。除了空间界限,心理界限也必不可少:
管好自己的情绪、观念、思维,不对孩子的人生指手画脚。
不强加自己的想法、价值观、信念给孩子。
当我们越能保持好自己的心理界限,孩子就越能清晰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责任别人自己去扛。
这一切,也是成长出清晰自我和内驱力的基础。
爱护好自己,才能有能量爱孩子妈妈也只是第一次做妈妈,孩子也只是第一次做孩子。
彼此都不够完美。
想要深爱,想要高质量的爱,那就先从我们做好自己开始吧。
忍不住发了脾气,也没关系。
一步一步来。
爱护好了自己,储备好了能量,才能神清气爽地爱着孩子。
才能有力量去呵护孩子。
不语言暴力、随意打骂。
别让孩子为自己期待和负面情绪负责。
唯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守住自己的精神领地。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生活的磨砺中,找到平衡,把握边界,轻装上阵。
——End——
作者:陈六月。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