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疑问
后台有位妈妈留言说,自己家的娃最近很喜欢发呆,比如,就要开动碗筷吃饭了,他坐在饭桌前不知道思绪“神游”到哪里去了,喊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正在做着手工,不知道他又想到了什么,歪着脑袋看着天花板......这位妈妈问,孩子发呆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纠正他,让他改掉这个“毛病”?
你家孩子也喜欢“发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孩子发呆的话题。
排除病理因素,其实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发呆的习惯,我们大人美其名曰“放空自己”。那么,人为什么会发呆呢?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状态叫”默认模式网络”,它专门在大脑休息时开启,在大脑执行任务时关闭。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发呆时,其实就是“默认模式网络”这种工作状态启动了。
因此,发呆是人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不经意间出现的大脑自发的安静状态,属于自我保护和调适。
人在发呆的时候,大脑意识活动减弱,处于一种清醒而放松的状态,能够使我们很好地调节精神状态,更从容地应对压力。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等部门联合发起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中就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发呆可不一定是坏事哦!
有助于调节大脑机能,消除疲劳
脑科学研究早已表明,人的有意注意时间有一个阈值。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大脑能够很好地吸收外来信息的刺激。如果超过这个阈值,接受长时间高强度的刺激,大脑就会产生疲劳,人就会感到烦躁,思考能力大大下降。
在紧张的生活和学习间隙,孩子发发呆走走神,其实是在被动地让大脑获得短暂的休息,让大脑的机能得到调节,消除疲劳。
有助于消化沉淀所学的东西
爱丁堡大学的脑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听故事并回答问题。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听完后立即答题,另一组则在无干扰休息6分钟之后回答。
实验结果显示,没有休息直接答题的参与者只能回忆起7%的故事内容;而休息之后再答题的参与者,则回忆起79%的故事内容,是前者的11倍。
来自功能性核磁共振的数据显示,发呆时,“大脑中负责集中注意力的脑区会沉静下来,而相对的,那些负责回忆、评价以及想象的脑区却会变得格外活跃。”
对于所学的知识,孩子需要时间去慢慢咀嚼、消化和顿悟。他也需要在学习之余去见闻、去经历和去思考,最终将它们通过不同的神经元串联、融会贯通,这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自己所用。
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加拿大心理学家诺曼·道伊奇认为,发呆实际上是一种大脑自己刺激自己的过程。
孩子发呆,也许是在积蓄自己的能量,也许是在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受,也许是在感知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某种变化,也许是在独自处理某些情绪……
不管哪一种,都是孩子在与自己的身体或灵魂进行深度连结,在完成他的某种自我建构,都有助于从原有套路里“跳出来”,给自己一个创造新刺激、发现新途径的机会,从而获得新发现。
有助于缓解疲劳、深度放松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这是一种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普遍降低的综合性下丘脑反应。
松弛反应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加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引起生理觉醒水平的明显下降,由此产生深度的放松。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
有助于改善易急躁的性格特征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发呆时大脑中的α脑电波会得到加强。而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位于大脑的最外层皮质,可以抑制信息超载,帮助人们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调节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有效改善争强好胜、易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特征。
而且,松弛的反应状态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一些家长看着孩子发呆就心里着急,认为孩子是在浪费时间,恨不得把孩子的分分秒秒都安排满,让孩子赶场子似地去学习各种技能,其实孩子发呆的时间,就好比国画里的“留白”一样,似乎什么也没有画,但是必不可少。
懂得让孩子适当“发呆”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更富有创造性,更快乐,也更健康。
所以,下次孩子再发呆,我们不要轻易打断他哦,更不要指责他,给他一些思考的空间,让他的思想自由地行走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了,我们问一问他又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了。也许,他的回答会带给你诸多惊喜!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华卫生”、“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ID:xl64857026)、“北京回龙观医院”(ID:bjhlgyy62715511)、人民网等以及知乎平台(SharonSharon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