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不想那么早要小孩,甚至有不想要小孩的大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生活压力大,养孩子要费时间、费精力、费成本。两个上班族有了孩子,注定要“牺牲”一人。
很多退休的公婆,都会帮儿子带孩子,可以减轻一点子女的生活压力。但这不代表带孩子就是公婆非要履行的义务。儿媳明白这一点,有助于增进婆媳之间的关系。
秀莲很生气,因为带孩子有2年的婆婆,现在说不带孩子了。
01
秀莲生完一胎之后,把工作辞了,这样的生活没过多久,就发现如果自己没有收入,家里的开支就会变得很紧张,最终秀莲还是选择了去上班。
秀莲上班后,白天孩子就交给了婆婆带。后来二胎出生,秀莲也把孩子交给婆婆。
婆婆有时候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加上大孙子上幼儿园了,婆婆也会轻松一些。
秀莲慢慢发现,婆婆带孩子的方式和她想得不一样。
大儿子幼儿园放学,有几次婆婆去得晚了一点,老师给秀莲打电话,秀莲很着急,给婆婆打电话态度和语气非常不好,也不听婆婆解释为什么去迟了。
为了这事,二人还冷战过几天,谁也不搭理谁。
丈夫夹在中间努力做和事佬,才缓解了婆媳关系。
丈夫说:“老婆,你也没必要这么生气。偶尔接孩子晚了,人之常情,我妈也是有事耽搁了!”
人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离不开互相理解。婆婆肯定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儿媳要去理解她。儿媳肯定也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婆婆要去包容她。彼此都退一步,也是为这个大家庭做出一点小贡献。
02
因为“接孩子”这件事,秀莲对婆婆已经有一点意见了。
当得知小儿子给婆婆带到公园玩时,摔倒了,小儿子的膝盖乌青了,眼睛都哭肿时,秀莲心疼不已,又是一顿责怪婆婆,质问她是怎么照顾孩子的。
丈夫劝说到:“哪个小孩子小时候不是摔着长大了,是我们也没办法每分每秒都盯着啊,老婆,你别生气,这事也不能怪我吗。”
接着,秀琴又不满婆婆给俩孩子买玩具,因为家里玩具车都有了,婆婆不想俩孩子争抢,于是又买了一辆。秀琴责怪婆婆溺爱孩子。
秀琴还发现婆婆给孩子吃路边摊上的油炸食品,觉得不干净,会吃坏身体,又是一顿责怪。
婆婆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妥,对儿子发了脾气:“这俩孩子,我不带了,你俩自己带吧。”
公婆带孩子,因为思想观念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带孩子的方式自然也不同。既然把孩子交给婆婆,有做的不对或者分歧的地方,不能用责怪的方式去解决,而是要去沟通。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方式,因为有些习惯和方法,他们是无法完全改正的。
03
丈夫把婆婆不带孩子这事告诉了秀琴,秀琴听完更加生气了。
秀琴说:“你妈凭什么不帮忙带孩子?我给你家生了俩儿子。”
丈夫也发了脾气,说:“是你不知好歹。这孩子不是你为我家生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我你总是嫌弃我妈做的不好,可哪有完美的人?我俩既然没有时间去带孩子,也要稍微尊重理解一下我妈带孩子的方式。我妈思想会有些守旧,但是你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责怪,你想过我妈的感受吗?”
丈夫继续说:“你又想我妈带孩子,又想我妈按照你的方式带孩子,你觉得能实现吗?”
秀琴被丈夫问懵了。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挺过分的,总是在责怪婆婆,却没想到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愿意放下工作,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秀琴突然明白,婆婆是一位“帮助者”。
长辈带孩子,都是“帮助者”,而不是“义务者”。作为子女,要理解他们的不容易。有时候,他们也许顽固,也许矫情,也许老土,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责怪和谩骂,只会加速矛盾的恶化。
婆媳关系中,丈夫的处境有些为难,但依旧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妻子犯错,丈夫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婆婆有错,丈夫也不能盲目维护。
每个女人都渴望自己的小家庭变得越来越美好,面对丈夫提出的想法和建议,都要耐心倾听。两个人的想法和考虑,才会更为周全。
长辈带孩子,固然有很多人看不顺眼的地方。长辈觉得年轻人矫情,年轻人觉得长辈不讲究。其实,都没有对错,初衷都是为了孩子,也没有必要非要争个对错。
作为婆婆,也不能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儿媳。儿子的婚姻幸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丢失了自己的原则和做长辈的分寸。
这个故事的核心矛盾点是:婆婆带娃不如儿媳心意,该不该迁怒于她?
其实,婆婆没有义务带孙,而且带孙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带好了孙子,儿子儿媳未必感谢她,但是一旦出纰漏了,儿媳肯定会心有不悦。
问题是,既然明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婆婆选择了带孙,说明她的为人还是很不错的。身为儿媳,应该感恩,而不是动不动就迁怒于她。毕竟,让婆婆带孙子,没花一分钱,可能连好话都没说过。
但是,如果婆婆带娃特别不科学,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或者学习教育,那母亲不妨自己亲自带娃,或者自己下班后就自己带娃,如果婆婆带娃只是有点不科学,或者只是偶尔犯错,只要无伤大雅,真的没必要搞得轰轰烈烈,婆婆也是长辈,她也要面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