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六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六
唐-杨万里
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翻译:
正是路上的行人愁苦悲痛之时,杜鹃鸟还在声声不绝地对着人啼叫。
如果家居之人的脸上总是挂满泪珠,我才相信这春日的愁绪总是因为它。
注释:
政:同“正”,正当,正在。一作“正”。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得得:频频,频仍。
居人:家居的人。
始:才。春愁:春日的愁绪。伊:第三人称代词,它。
赏析:
这是杨万里写的山溪的组诗。这不仅是一幅幅奇妙的山水画,而且也是作者的行迹图,大抵是从乐平入弋阳,过芙蓉渡,晨炊横塘,午憩马家店,再至松源。
这其中的第六首通过联想抒写思归的情思。开头两句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抒写自己在群山险壑中行旅的离愁别绪。“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况身处险象环生的苦境之中,更罩上一层大有生离死别的暗色。连子规也被感动得凄声不止地向人啼泣。将子规人格化,更衬出游子孤独悲愁。思绪起伏,联想居人(妻子)如果听到子规这种凄切哀怨的悲啼,也一定会泪流满面,愁肠百结,摧拉欲断。最后两句虽是以假设口吻置景,实际啼声不能传到妻耳,但它说明作者心早已飞向妻旁。明知妻子“春愁”为自己,却故作曲笔,更表现思家心切。这首诗虽未正面写山溪,但由于以情造境,却可以想象出山溪的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