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宝宝妈,遇到喂哺难题大家来帮你”

11-07阅读:0大字

收藏文章
[db:描述]

妇幼保健科普

宝宝出生 要吃母乳

妈妈产后 要喂孩子

妈妈要出门

妈妈要上班

遇到哺乳问题

怎么办?




政府关心

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



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降低母婴患病风险

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母婴家庭母乳喂养

核心知识知晓率

达到70%以上

母婴家庭成员母乳喂养

支持率超过80%


宣传咨询


(一)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教育

1.全面开展社会宣传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多层次

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教育

组织主题宣传活动



普及母乳喂养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创造全社会参与

良好的氛围支持母乳喂养



2.目标群体健康教育

创建健康教育模式和载体

孕前、孕中、产后夫妇及家庭

科学精准

传播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

促进母婴家庭成员

了解母乳喂养的科学知识

掌握母乳喂养的基本技能



加强父母和养育人

保障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营造母乳喂养家庭氛围

引导母亲

坚定母乳喂养信念




家庭成员

从营养、心理等方面

创造条件

支持新妈妈

实现母乳喂养




3.母乳喂养的核心要义



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

提倡纯母乳喂养

6-24个月的婴儿

在科学添加辅食的同时,科学添加辅食

鼓励母亲

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

能促进婴儿

身体和大脑发育

增强婴儿免疫力


降低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

减少成年后

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母亲也可以减少

产后出血

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让母婴家庭普遍知道

婴幼儿配方奶

纯母乳喂养是不可能的

替代选择


4.支持母乳喂养的宣传阵地

医疗机构

社区、托儿所

相关社会组织

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活动

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

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可获得性


工会、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协会

充分发挥基层网络的优势

加强母乳喂养知识普及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发展和壮大

促进志愿者母乳喂养

支持母乳喂养的形成

广泛的社会力量


(二)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1.孕期、产时和产后咨询指导服务


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设立孕妇学校


孕产期保健全过程服务

母婴同室

产后访视

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


医疗保健服务

父母和家父母和家人

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贯穿孕期、产时、产后

全程服务


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

尽快接触母婴皮肤

早产儿袋鼠护理

促进产妇早开奶

提高母乳喂养率


2.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咨询指导服务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新生儿家庭访问

满月新生儿健康管理


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时服务

抚养孩子

开展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帮助母亲和家人

掌握科学育儿知识


对高危儿童、早产儿和患病儿童

开展有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指导

哺乳期妇女母乳喂养

安全用药指导服务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促进母乳喂养


3.母乳喂养咨询服务网络

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

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

乡镇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营养门诊

为家庭提供

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孕产保健科、妇产科

儿科、儿童保健科

儿童营养门诊

乳腺保健门诊

普及母乳喂养知识技能

提高母乳喂养率


4.创新咨询服务

云上妇幼+妇幼保健服务

手机APP、小程序、网站、热线电话

多种方式,线上线下

为群众提供

持续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三)社会支持

1.保护哺乳期女职工的权益

女职工享受

产假、生育奖励假

合理安排哺乳期妇女的哺乳时间

哺乳期妇女工作时间不得延长

夜班劳动不得安排


女职工哺乳不满一岁婴儿

每天的工作时间

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


女职工生多胞胎

每多哺乳一个婴儿

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哺乳时间视为正常工作时间strong>


女职工不得哺乳

降低工资福利待遇

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避免哺乳期女职工

有毒、有害、放射污染等

哺乳期禁忌劳动


2.全社会参与

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医疗机构、旅游景点、旅游娱乐等公共场所

建立独立的母婴室



女职工较多

用人单位、托儿所

设立哺乳室

改善婴幼儿母乳喂养

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宝宝妈妈,哺乳问题大家来帮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提交邮箱 zdsfy@126.com)


文章:健康教育科 刘芙蓉

编辑:秦一 王硕

审核:宣传科 健康教育科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