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酸酸乳致学生集体中毒

03-31阅读:332大字

收藏文章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再刺激公众受伤的神经,而作为乳液龙头企业之一的蒙牛更是接连被曝光。从2008年被检测出液态奶含三聚氰胺事件,到被指策划“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和攻击伊利“QQ星儿童奶”产品事件,到蒙牛“脏乱门”事件,再到2011年12月蒙牛乳业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

蒙牛酸酸乳致学生集体中毒

蒙牛酸酸乳致学生集体中毒
 

  3月29日上午,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八步镇中心小学发生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约70名学生当天在食用蒙牛牛奶和面包早餐后出现呕吐、肚痛等中毒症状。目前已查明是营养餐有问题,初步怀疑元凶是蒙牛酸酸乳。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再刺激公众受伤的神经,而作为乳液龙头企业之一的蒙牛更是接连被曝光。从2008年被检测出液态奶含三聚氰胺事件,到被指策划“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和攻击伊利“QQ星儿童奶”产品事件,到蒙牛“脏乱门”事件,再到2011年12月蒙牛乳业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可谓伤透了大众脆弱的心灵。

  此次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无疑将蒙牛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只是初步怀疑是蒙牛酸酸乳的原因,但是从事态的反响来看,人们似乎已将“元凶”铁板钉钉地扣在蒙牛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先入为主”的心理呢?

  究其根本还是蒙牛企业自身未能做好监管和质量把关,一再出现问题令公众心寒。从蒙牛“脏乱门”事件中可见一斑。“脏乱门”帖子中上传了大量蒙牛生产车间图片,图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蒙牛员工肮脏的工作服、未清洗净的冰激凌模具、掉的满地的牛奶布丁,还有极其不卫生的生产车间。这样的生产环境怎么能让公众放心地食用蒙牛的产品?这样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怎么能不出现问题呢?

  说到底,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永远不是广告投入多少,而是口碑有多好,还是在于质量和服务,尤其是像蒙牛这样的食用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即便投多少广告也徒劳无益。蒙牛作为乳业大品牌,希望能够放低姿态,不要在接连被曝光后还不知悔改和反省。如果蒙牛一再下“毒”手,一再“蒙”大众,最后失去民心,必然失去市场,无疑是自断生存之道。

  笔者希望包括蒙牛在内的企业,能够在这起事件中得到警醒,能够严把质量关,从原料到生产到销售,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关乎大众的健康安全问题。只有质量过硬,才能为公众信赖。

  蒙牛酸酸乳涉嫌中毒 蒙牛毒案何时了

  小学生食物中毒 “蒙牛酸酸乳”可能涉嫌小学生食物中毒 “蒙牛酸酸乳”可能涉嫌小学生食物中毒 “蒙牛酸酸乳”可能涉嫌学生吃过早餐后,普遍头痛恶心、呕吐。学校立即将学生送往医院。目前,八步镇所有医院全部住满,余下的转移到织金县里。

  3月29日上午,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八步镇中心小学发生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约70名学生当天在食用蒙牛牛奶和面包早餐后出现呕吐、肚痛等中毒症状。此事又一次将蒙牛置于舆论的风暴眼。

  自2008陷入“三聚氰胺事件”起,蒙牛每年负面新闻不断。以下为财新网汇总的蒙牛的8个负面新闻。

  2010年10月,蒙牛被指策划“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和攻击伊利“QQ星儿童奶”产品。该案侦破后,蒙牛未来星品牌经理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公司郝历平等4人被批捕。

  蒙牛乳业股价受重创

  去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外发出消息,检测结果显示,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消息传出后,蒙牛公司在官方网站上对外致歉。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产生问题产品的原因是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霉变,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原奶质检疏忽导致了问题发生。但对于这批饲料及奶源来源,蒙牛方面称暂时无法追查。蒙牛还称,由于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公司立即将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没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

  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后,毒奶事件又将蒙牛推上风口浪尖,再次刺激了投资者脆弱的神经。事发当日正值香港股市圣诞节休市,然而第二天恢复交易后,蒙牛乳业H股就出现大跌,全天收盘重挫23.95%,随后两日继续下挫,最低跌至18.02港元。此后,公司股价开始逐步回暖,昨天收于23.2港元。(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