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致函中国绿化基金会,建议撤销中国烟草总公司“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的事情,引起争议。实际上,在6月5日的媒体报道中,就提到“中国绿化基金会决定,表彰一批在2011年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积极合作,对生态建设绿色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单位和城市”,也列出一些人名、单位名、地区名和媒体名。迄今为止,颁奖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除中国烟草总公司之外,未见其他获奖者受到质疑,可见中国绿化基金会颁发的奖项还是有相当公信力的。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总公司)不久前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之后的“烟草院士”事件,科技界人士已有不同看法。而这一次的颁奖,则更是在社会公众中间引起了广泛的质疑。烟草和烟草产品危害人类健康,这已经是个常识。不可否认,一定时期内,卷烟行业曾是国家和地方税赋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在内地某些地区,甚至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我们必须看到,与社会对此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医疗卫生开支、社会劳动力损失,对于家庭、人群关系破坏)相比,这个行业对社会提供的利税贡献显得严重得不偿失。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控制烟草和烟草产品已是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因此,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出售的每包香烟上都标明“吸烟有害健康”。控制吸烟,控制该产业的发展,国家意志展现得非常明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于烟草行业在各地地方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做新的思考,进行新的定位,摆脱对“烟草财政”的依赖。这是符合国际趋势的发展的大方向,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有人也可能会说,毕竟烟草公司确实付出了真金白银支持绿化,为何不能获得这一奖项?事实上,近年来在国际社会,烟草行业已被死死地关在各项社会活动门外——包括有重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体育界和演艺界接受烟草行业的赞助,是要冒很大社会风险的。而像烟草公司那样,从销售烟草的丰厚利润中,拿一点出来,在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林”,或“营造中国烟草碳汇森林”,也无不可,毕竟这对相关地区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正面贡献,但我们必须看到,烟草行业本身是一个重要的碳排放源,这个“烟草碳汇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因其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而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补偿,或者说,这是一个争取平衡的努力——至于是不是能真正达到源和汇的平衡,没人会做此奢望。而事实上,类似公益性项目,很多国有或民营甚至外资大企业也在开展。
那么,中国绿化基金会为了与其“积极合作”,决定表彰中国烟草总公司,是不是合适?烟草总公司用烟草利润的很小一部分,来赞助绿化基金会的项目,是否配得上发一个标有“中国”字号的奖项?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讲,即使从普通人的常识水平来讲,都绝不会是一个问题,而这一颁奖行为,却要把这个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重又“捣鼓”成大家热议的公共问题。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签约国,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迄今已有167个国家签字。这次“生态中国贡献奖”颁给中国烟草总公司,怎么看都不觉得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