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伯法(Ferber method),美国儿科医生费伯创造的一种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是任孩子哭一会儿,逐渐延长每次去安抚的间隔时间,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安抚和自己入睡。—译者注
韦氏法是由美国睡眠专家马克·魏斯布卢特(Marc Weissbluth)提出的,提倡孩子需要早睡及更多的白天睡眠。—译者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方式也在转变。索菲娅上幼儿园之后,我们出去得少了(当然,也常有例外),并且尝试更严格地遵守午睡和晚上睡觉的时间。尽管她在晚上九十点才上床,这已经比她的大多数同学早了差不多 1小时了。几乎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出现在学校里的学生,其实我陪她到校的时间已是早上 9:05(上课的时间是 9点),但其他学生更是姗姗来迟,要 9点半甚至 10点才到。朋友们告诉我,小学和中学对出勤时间要求更严格,家长们也就对作息时间更上心一些,但是校方始终得与学生们的拖延较量。(迟到对于阿根廷人来说似乎是天性。)
我迫切地想要知悉更多的专家观点,也希望获得一些安慰和肯定。于是我打电话给吉姆·麦克纳。他是圣母诺特丹大学母婴睡眠行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研究养育和婴儿发展方面的知名专家。他一直积极倡导母婴同睡,并且在追踪妈妈和宝宝的睡眠模式方面做了许多重要的研究。他安静地听我描述我们的睡眠习惯和遇到的挑战,听到我的话语中流露出焦虑时,他打断了我。
“我们不能总是认为睡眠的方式是唯一的,”他对我说,“我们可以坐在这儿说我们希望宝宝用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入睡,但宝宝可不会被简单设计成这样那样。”
“宝宝会得到他们需要的睡眠,”他说,“他们只是未必完全按照我们期望的时间和地点来睡觉。”
“当我路过报刊亭,看到有文章宣称能通过 6个步骤解决婴儿的睡眠问题时,总忍不住要笑。这些步骤既不切实际,也不符合生理规律。如果我们能冷静下来,让宝宝选择他们自己的方式,他们最终会睡得更好,父母也就睡得更好了。”
阿根廷人的方法倒是令人耳目一新,麦克纳说:“对孩子来说,能够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并且成为父母生活的一部分,这远比被强制执行严格的睡眠规律更加有意义。在西方文化中,我们总是寻求能产生直接效果的简单方法。但是我认为南美人的这种方式能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更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他提醒我说:“不能说睡眠方式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对于孩子人际关系的整体情况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来说,睡眠仅仅是影响因素中的一个。换句话说,决定孩子未来的绝对不是睡眠方式,而是亲子关系的整体状况。”
“让孩子参与你们的晚间活动将帮助他们为将来的社交生活作准备,这也是我们期望他们未来具备的能力,”他说,“这不是说要你天天让她在外面玩到凌晨 2点。而是说你的社交生活对你的孩子同样有价值。让她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这也表明了亲子关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