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
爱情不能承受之重
文/徐刚
谁也不能否认,现在的聘礼已经成为个人和家庭不能承受之重。按照电视上时髦的打分规则,去掉最高的上海、天津,去掉最低的重庆,各地聘礼的平均数也着实不低。以笔者老家河北为例,聘礼地图上显示是10000元加三金,可现实却远不止于此,即使是在农村,要想娶个媳妇,没有个十几万肯定下不来。盖处新房子起码得五六万,见面礼怎么也得二三万,嫁妆没有个两万也下不来,这还不算婚礼酒席的花费。如果要是在城市,赶上丈母娘要求有房子,那聘礼又何止10万、20万呢?
中国人喜欢礼尚往来,结婚要聘礼也是个传统习俗。但我们不得不说,现在的聘礼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这种负担,表面上看是要结婚的男女青年之间的事情,可实际上却是两个家庭之间的斗争。如果男女两家条件都好,自然要攀比一番,生怕自己丢了面子,你买房子,我就送汽车。如果两家条件差距比较大,很可能条件差的一方要狮子大开口,尤其是在农村,很多女方怕孩子将来受气,往往会主动加码,要钱要物。而且聘礼的加码往往会由于面子的原因,年年再创新高。
有首歌唱得好,“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但在逐年攀高的聘礼面前,爱情俨然成为了一桩买卖。只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所谓的聘礼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罢了。囿于年龄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年轻男女往往没啥积蓄,所以最后为高额聘礼买单的往往是他们的父母。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全国聘礼地图”其实也是“全国啃老地图”。
透过这张“全国聘礼地图”,我们看到的是如今的爱情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世俗化。对照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聘礼数字,我们是该为自己的爱情感到幸运还是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