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注意水量
煮制药粥,应掌握好用水量。如果加水太多,则无端地延长煮煎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败。况且煎汁太多,病人难以按要求全部喝下。加水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粥米也煮不烂。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的种类和米谷的多少来确定。
6、注意火候
煮药粥与煎中药有共同之处,都应掌握一定的火候,才能使煮制出来的药粥不干不稀,味美适口。在煮粥过程中,如果用火过急,则会使扬液沸腾外溢,造成浪费,且容易煮干;若用小火煎煮则费工费时。一般情况下,是用急火煎沸,慢火煮至成粥的办法。
7、注意时间
药粥中的药物部分,有的可以久煮,有的不可以久煮。有久煮方能煎出药效的,也有的煮久反而降低药效的。因此把握好煎煮粥的时间亦极为重要。煎粥时间常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功用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滋补类药物及质地坚硬厚实的药物,煎煮时间宜长,解表发汗类药物及花叶质轻、芳香的药物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8、选择容器要注意
能够供煮粥的容器有砂锅、搪瓷锅、铁锅、铝制锅等。依照中医的传统习惯,最好选用砂锅。为使药粥中的中药成分充分析出,避免因用金属(铁、铝制锅)锅煎熬所引起的一些不良化学反应,所以,用砂锅煎煮最为合适。新用的砂锅要用米汤水浸煮后再使用,防止煮药粥时有外渗现象。刚煮好后的热粥锅,不能放置冰冷处,以免砂锅破裂。倘若一时没有砂锅,也可用搪瓷锅代替使用。
9、水的选择要注意
《粥谱》认为,煮粥活水比死水好,若用井水,要在凌晨3~5点汲取为好,还认为煮粥用泉水较好。当然,这些都是古人的观点,今天人们一般用自来水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