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二:“疯狂”儿童英语为哪般?
“大家都在学,我们不学就会落后。”高女士虽然没有为孩子报英语辅导班,却为孩子找了一名美国外教,教学内容以听、说为主。她说:“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孩子平时放学回家后会花一个半小时学习,其中英语要占半小时左右。孩子平时在休息时也会看英语动画片、听英语朗诵。英语成绩好了,对今后的中考、高考都有好处。”与高女士略有不同,穆女士让女儿学英语,是想为她日后出国铺平道路,“我想让女儿出国上高中或大学,语言关一定得过,要不然在国外没法生活。”
两位家长的选择虽有差异,出发点却一样——为了孩子的未来。在几乎所有家长的眼中,随着时代发展和国际化的深入,学好一门外语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很多家长认定,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对孩子的学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成绩甚至决定了孩子能否享有优质教育。对于那些想出国深造的孩子,英语更是他们在国外必备的交流工具和学业申请的硬指标。
魏明坦言,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苗”,将来所承担的社会压力会更大,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让孩子“早起步”,以防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升学、就业、职称晋升要看外语成绩,加之培训机构的宣传、身边人的教导等等,整个氛围给我们传递着这样的讯息,似乎只有学好了英语,才有大好前途。”南开大学教授、英语系主任张文忠说。而教育专家指出,家长做出这样的判断,实际上只是“随大流”的心态,往往缺乏实际的依据。
追问三:学英语“宜早不宜迟”吗?
日益突显的低龄化倾向成为英语学习热的显著特征。
穆女士的女儿从四岁半就开始上英语培训班,至今已有一年时间。这种现象在她的周围很普遍,“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刚满三岁就被送去学英语,现在接受英语教育的孩子年龄越来越提前了”。赵女士也介绍:“在我们这里参加培训的孩子最小三岁,四岁左右是主要人群,年龄再大点的,家长都担心晚了。”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曹文教授说:“过早学习英语对孩子来说没有坏处,但好处也没那么大。一个两岁的孩子学一年英语可能与一个六岁的孩子学习一个月的收获和效果一样,从家长花的时间和金钱计算,可能投入产出比并不高。所以,孩子学习英语的年龄应该在一个基本合理的范围内。”
魏明也认为,孩子在2、3岁的时候,可以尝试接触英语,但让孩子大量地去学习英语,反而会干扰了母语的学习,得不偿失。
张文忠明确指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已经冠冕堂皇地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英语学习宜早不宜迟”则成为进一步剥夺孩子们童年幸福的又一祸因。
追问四:儿童学英语是“重中之重”?
儿童学英语的效果怎样?张文忠指出,在学习英语方面,如果只是盯着升学或者应试,那就收不到家长们希望的各种效果。“英语需要较高强度和密度的练习和应用才能保持熟练。现在孩子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应试,学习方法以背记词汇和语法规则为主,并不注重语言的功能和使用环境;如今虽然孩子都在学英语,但真正应用的机会总体上并不多。英语知识学得再多,也不意味着英语技能强,真正交际时听不太懂、说不明白、写不地道,也就不难理解了。”
专家们指出,学英语本身没有错,但要想明白的是,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学好英语。魏明建议家长要调整教育理念,毕竟英语只是一种技能或工具,应更注重从沟通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培养,而不是教条地把英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大家应有“把英语当作工具”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让英语沟通更直接、更自然。同时,不要把学英语当作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曹文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