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孩子说的未必就是大人所理解的,而孩子所理解的也未必是大人想让他理解的。这就要求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接纳孩子,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有规则的生活习惯。
不听话的孩子愁煞家长
2岁半的恬恬在客厅里玩耍,妈妈给了她一些纸头,吩咐她玩的时候不要把纸头往外扔,然后就去厨房做饭了。回来时,发现恬恬正在把纸头撕成小条条往窗户外面扔。妈妈说:“恬恬不可以把纸头往外扔!”恬恬一边笑着回答“嗯”一边开心地把一条条的纸头往窗户外面扔。
6岁的涛涛,做事情总是糊里糊涂,经常丢三落四,最让爸爸生气的是,涛涛经常忘记父母吩咐过的话。涛涛多次把外套落在幼儿园,爸爸送他去幼儿园,一再吩咐他回家时带好自己的外套,但他还是经常忘记。爸爸问他老师要求做的事情,他要么没有记全,要么彻底忘了。
3岁的乐乐,每次出门专挑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路走,每次看到台阶都要上去沿着走,就连马路两边的绿化带也不放过。妈妈不让她沿着台阶走,她就站着不动。妈妈过来牵她的手,她挣脱妈妈的手,继续沿着台阶走。
5岁多的明明和奶奶一起等公交车,发现地上有一张漂亮的糖纸,就捡了起来。奶奶嫌脏,夺过来扔进了垃圾桶,可明明又倔强地从垃圾桶里把糖纸捡了回来。还有一次,妈妈叫明明进厨房,可他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没有听见似的。妈妈拉起他的手说:“走吧,孩子!”明明说:“别拉我!我自己去!”从妈妈手中挣脱之后又说一遍:“我自己去!”说罢,回到他原来站的地方,然后才一个人向厨房走去。
4岁的昊昊和外公外婆一起逛商场,昊昊看见什么都想摸一摸、摆弄摆弄。外公外婆一边说“不准乱摸”,一边带着昊昊继续逛商场。之后在餐馆吃水饺时,昊昊吃一口就站起来跳一跳,吃了几口后,无论外婆怎样哄,他就是不肯再吃,还一边跳一边大叫。外公让他安静,他也不予理会,最后被外公打了一巴掌,然后他躲在外婆的怀里大声地哭了起来。
妈妈正在家里和朋友聊天,5岁的琪琪突然对妈妈说:“我要吃冰淇淋。”妈妈拒绝后,琪琪就立刻尖叫起来:“我要冰淇淋,我就要冰淇淋……”面对琪琪突然爆发的情绪,妈妈束手无策,甚至在答应了琪琪的要求之后,琪琪仍是大哭大叫,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