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四问“病毒灵”
中国药科大学专家解读喂药疑云
“病毒灵”究竟是一种什么药?为何多所幼儿园都选择了“病毒灵”?这种药的副作用究竟有多大?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终身影响吗?
17日,记者专访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于锋,解析“病毒灵”背后的疑问。
一问:“病毒灵”究竟是什么药?
于锋告诉记者,这是一种老药,学名叫盐酸吗啉胍,主要是用于抗病毒。现在临床上很少使用,“日常教学中都不提这种药了。”于锋说,“由于病毒的变异性,病毒性的流行疾病过几年就会爆发一次,疫苗也要跟着更新换代。”
二问:为何多所幼儿园都选择了“病毒灵”?
于锋介绍,病毒灵的价格非常便宜,“一瓶一百颗仅要一块五左右。”
“我猜测,幼儿园缺乏用药常识。‘盐酸吗啉胍’的商品名‘病毒灵’很容易误导普通人认为这是一种针对病毒很‘灵’的药。”于锋说。
三问:这种药的副作用究竟有多大?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终身影响吗?
于锋说,其实病毒灵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不显著。
针对家长所担心病毒灵的药理是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会对孩子的遗传基因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于锋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
“但是没有一种药物是绝对安全的。而且由于医学伦理的要求,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拿孩子做临床实验,因此这种药物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不好预判。”于锋说,“跟成人相比,孩子发育不成熟,普遍对药物会更加敏感,其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几率也更高。”
四问:幼儿园喂药事件暴露了什么隐患?
于锋认为,幼儿园盲目给孩子喂病毒灵事件十分荒谬、“没有常识、简直莫名其妙”。
“这么大量的处方药从何而来。”
其次,于锋认为,幼儿园的老师既没有责任心也没有用药常识。“自家的孩子喝个奶粉都小心翼翼,让孩子们吃药就这么随意,这像话吗?”
于锋认为,幼儿园喂药事件暴露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失守”。“现在医疗专业人才缺乏,不可能每个学校、幼儿园配备有专业资质的保健医生,但是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卫生机构应该承担起看护孩子健康的责任,并且给教师、保育员普及一定的医疗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