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打击对象为杂牌奶粉
“基粉是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乳业专家宋亮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此番严禁企业使用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生产和分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基粉问题,同时提升行业门槛,“广州市场常见的知名外资品牌奶粉,都使用进口原料粉,属于原料级别,不在此次规定之列;而不少杂牌奶粉之前非常热衷用大包粉生产、分装,属于食品级别,位列被打击队伍中。”
此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从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不得在境内加贴,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从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对此,宋亮表示,上述规定能够规避大批量代购和海外小规模代工等行为,也能杜绝国外小黑作坊仿制大品牌奶粉输入国内等行为。国家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对整个行业有净化作用。
资本市场:或提振对国产奶粉信心
昨日,A股大部分奶粉股均有不同程度涨幅。
“对于进口奶粉、原料的把关可谓史无前例的严格,而且今年以来是包括食药监、质检等多部门都在‘有的放矢’地针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下发新政、收紧监管。”对此,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从细节不难看出,不少都在针对进口奶粉问题,可能会让部分企业和经销商丢掉以往轻松过关就能达成的生意。
“政策更多是针对不规范的中小杂牌洋奶粉,对于外资品牌乃至国产品牌影响不大,甚至让出来的‘蛋糕’也不见得会在短时间内直接对各品牌市场份额产生很大改变。但总体来说,消息面还是积极向上,能刺激资本市场对国产奶粉提振信心。”她表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