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粉是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宋亮坦言,此番严禁企业使用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生产和分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基粉问题,同时提升行业门槛,“广州市场常见的知名外资品牌奶粉,都使用进口原料粉,属于原料级别,不在此次规定之列;而不少杂牌奶粉之前非常热衷用大包粉生产、分装,属于食品级别,位列被打击队伍中。”
某欧洲品牌奶粉的中国代理商认为,未来若要在中国卖进口奶粉只有两条路。一种是像美赞臣、雅培、惠氏和多美滋那样,在中国设有自己的工厂,构成从属关系,而且必须是进口原料粉,然后在中国的工厂进行微量元素的添加等再加工,然后再进行装罐。其次是直接原装原罐,即从生产到最后装罐全在国外完成。
根据公开资料,国内前五大外资奶粉品牌除雀巢在黑龙江双城等地已建设自有奶源,工厂使用国内奶源外,其他四家外资奶粉品牌在国内都没有建设自己的奶源基地,均从新西兰等国外进口大包粉后,在国内分装加工成成品后出售。
目前,雅培在广州耗资2亿元投建一家营养品工厂,但该工厂当时只引进了干粉混合包装设备等生产线,严格意义上说,这只是一家进口奶粉分装厂,而非奶粉制造厂。惠氏投资20亿元在苏州建设年产能超4万吨的加工分装厂,美赞臣和多美滋分别在广州及上海有加工分装生产线。
除了上述几个大品牌之外,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只在中国销售”的进口奶粉品牌。据国际市场调研公司欧睿调查,2012年在新西兰市场上份额超过0.5%的品牌只有5个,其中前三大品牌就占了97.1%的份额。但长期从事新西兰乳品进口贸易的华裔商人张先生透露,估计目前有超过100家公司在新西兰贴牌生产奶粉后再运回国内销售。
宋亮认为,此前的整改,重点是针对国内的企业,国内奶粉企业应该会在3到5年内大约有一半被淘汰,而这一次对于分装与贴牌的禁令,将使得进口奶粉新进入国内市场的也会减少,到明年,估计将会有150个奶粉品牌会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