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配方”和不靠谱的“奶源”是重点改变对象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中要求,5月31日之前完成对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换证审查和再审核。
16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公布,多美滋、晨冠、花冠、纽贝滋等上海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顺利通过了此次的换证审查,4家企业提前进行了整改和改造,总投入超过1亿元。
重要的改变之一就是配方的减少。新规规定,企业不得使用相同的原料、辅料构成的同一种配方,生产不同产品名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消费者常遇到同一品牌奶粉,不同城市价格不同,而配方和营养成分却没有本质区别。“企业有时会玩噱头,只对配方进行微调,就设置不同价位的销售策略,销往不同地区。”
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说,此次配方的精简,是专门组织了营养专家,对上海生产企业每一个配方逐一审核,不合理的或者成分功能相近的一律不予报备,其中3家企业原有300余种配方,现在分别减少至21、33、33种,产品配方和功能基本合理,另1家企业只有4种配方。
此次细则中要求企业应当具备自建自控奶源,成为不少企业难以通过审查的“绊脚石”。
流程监管,企业须将视频录像保存6个月以上
顾振华说,目前已经要求企业在仓库、脱包、投料、灌装等重点环节或场所安装视频摄像头,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同时要求企业将视频录像保存6个月以上,以备执法人员在现场监督检查时可随时调取录像查看。
记者16日在上海食药监局的监管系统中看到,只需点击企业和车间名称,就会传回车间工人的实时操作镜头,方便监管部门随时抽检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