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奥黛丽赫本——不老的美丽传奇

02-28阅读:155大字

收藏文章
她是优雅的同义语,她是女人与天使的精致结合体,她是圣洁与美丽的标尺,我们为她倾心 无论男女, 上帝也渴望轻吻她的脸颊,她是飘落在人间的天使,她是奥黛丽.赫本!

  谁是奥黛丽.赫本? 为何她能被公认为最美丽的女子,历久不衰?

  若你已爱上《罗马假日》里的公主,那俏皮又灵巧的安妮,或许会好奇她如何和母亲一同面对被父亲抛弃的伤痛;

  若欣羡奥黛丽纤细有型的身材,优雅的气质,或许会想知道,少女时的她如何在战争中,靠着稀少的食物度过煎熬和病痛,充当芭蕾教师来赚取生活费;

  若想知道天使模样,天使的善良与风采,就从认识真正的奥黛丽.赫本开始……

  奥黛丽·赫本(1929.5.4—1993.1.20)),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赫本晚年投身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作为亲善大使,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亚非拉许多国家。1992年底,她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

 

  童年

  奥黛丽·赫本的童年赫本在六岁时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那时她的父亲支持纳粹,忽然不告而别,抛下他们一家人。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很大的创伤。1938年赫本的父母亲正式离婚了。虽然约瑟夫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视权,实际上约瑟夫并没有来看她。二次大战继续,赫本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姥姥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写法上很相似,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青少年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有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及由烘草

查看全文
返回查看更多 >>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