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提出“赞美教育法”,现在承认自己的理论有问题!

04-19阅读:843大字

经常听见身边的老人说“这个时代真的不同了”,他所说的“不同”当然指的是方方面面,而我的感受则强烈集中在“育儿”。比如上一代人擅长用棍棒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更倾向用赞美鼓励孩子。实际上,“赞美教育法”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40年


到底如何夸孩子需要思考的三点

写到这里,相信有不少妈妈会庆幸自己从来不夸孩子聪明,就是怕他骄傲。可是刻意不夸孩子聪明,又是对的吗?

再往深一步想,德韦克教授的实验结论主要针对的是西方文化中喜欢夸孩子聪明的社会背景,我们国内的文化是不是会更偏向于“鼓励”孩子“努力就会有收获”呢?

想起我小时候其实也很不爽老师说的“你最大的优点就是努力”,这不就是侧面说我并不是个聪明的小孩?!

好吧,这也让我养成对任何事情都勤勤恳恳的习惯,但我也总是对很多事情都不自信。

所以我认为,“夸奖”只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世上没有不能用的方法,只有使用不当的方法。德韦克教授的结论只是给我们一个参考。

到底要怎么夸孩子,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所写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提到了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到的

很多家长平日喜欢笼统地赞孩子“你太棒了”“你太厉害了”,本意当然是希望孩子快乐和自信,时间长了,却会发现孩子的反应会越来越冷淡。

但如果你试着用描述代替评论,假如孩子主动打扫了卫生,妈妈可以说:“我看到你的房间很多变化,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了哦。”

孩子听了一定会很开心你的细致观察,且很受用这种走心的正面描述。

2.描述你的感受

试着把孩子的这种改变带给你的感受说出来,比如说“走进这件屋子,感觉很舒服”。有了前面你详细的细节描述,孩子对你的这种感受也更加信服。

所以,到底能不能夸孩子聪明,我觉得还是遵从家长的主观感受为主。如果孩子在短时间内轻松巧妙地完成了某件任务,你真切地感受到他很聪明,为什么不能告诉孩子?“这么快就把这道难题解出来了,我感觉聪明的人才有这个本领!”

只有不分青红皂白,永远用一种赞美方式的鼓励,才容易让孩子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这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特别提到的一种技巧。比如孩子认真背完了单词,妈妈可以对他说:“孩子,你记了一个多小时的单词,这就叫做'有耐心'”。

这些词语更有利于孩子形成丰富的正面的自我评价,而不是单一地把孩子的特点划为“聪明”或者“努力”。

一句得体的赞赏会让人陶醉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它会从心里给人以力量与自信。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身上。

孩子幼小的心灵有着缤纷的色彩,着急贴上“聪明”或者“努力”的标签,都容易让孩子失去其他颜色。

夸赞孩子需要谨慎,但不要刻意。一切都按孩子的真实情况出发,细致观察孩子向上生长的能力,那到底是多夸聪明还是多夸努力,已然不重要了。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