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教子之道

11-17阅读:401大字

收藏文章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儿童的差异性。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外”的教子之道吧。 营造文明的氛围&nbs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儿童的差异性。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外”的教子之道吧。
 营造文明的氛围
    美国父母既尊重孩子的个性,又十分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交朋友是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上,而是以身作则。比如,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尊重老人和对人彬彬有礼等等。一位美国学者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长辈。”在教育孩子做一个文明人方面,父母的文明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是礼仪之邦,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更加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长幼有序”教育是较为突出的。韩国的“长幼有序”教育是一种家庭与社会全方位的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敬老孝亲,让儿童自小就增强尊重长辈的意识。比如,不与老人并肩而行,而要错后一步;对辈份比自己大一辈的人要视如父母;人与人交往时,要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等等。这些对儿童的严格要求直接影响他们长大以后的做人方式。韩国学生很少有对老师无礼的行为,对家长也毕恭毕敬。这者源于初期的“长幼有序”的教育思想。
 
 逆境塑造独立性
    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两三岁起便独居一室,如孩子有恐惧心理,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父亲或母亲临睡前到孩子房间里道一声晚安就走,孩子则抱着娃娃之类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动手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间。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曾有一位中国人将自己8个月的孩子送到托儿所,由于孩子拿不到水瓶便终日不能喝水。这位朋友发现后十分不满,很快领孩子离开了那所幼儿园。
另外,大街上很少见到拖儿带女的美国人,即使是在商店,也很少见有美国人抱着孩子,2-3岁的孩子跟着大人的背后蹒跚而行,太小的孩子就被放在购物车上,或夹在胳膊下。一次去一个美国家庭串门,在三四个小时的谈话中,见到他3个月的小女孩自始至终而朝下趴在地毯上,她竭尽全力想撑起自己的身体,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开始新的尝试,那种场面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听留学归来的朋友讲,在日本也很少看见抱孩子的母亲。下雨天,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三四岁的孩子穿着雨靴,背着小包,撑着小雨伞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