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会玩耍是一种病

11-12阅读:430大字

收藏文章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  竹脚儿童发育中心今年2月展开儿童学玩(lea
灵活,想像力、集中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改善了,也能够和家人一起玩了,不再完全处在自己的世界。

  她说:“虽然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她还是发育得较慢,但是我比较懂得如何教导她,并帮助她发挥长处。例如,她虽然不太说话,对图像却较敏感,因此我就事先准备好各种图像,如不同食物的照片,她就可以把图像拿来,表示这是她要吃这样东西。”

  从玩耍看心智

  职能治疗师会让这些小病人在她面前玩乐,并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中了解他们是否符合那个年纪的发育指标。

  胡嘉玲举例说,一个4岁的儿童在玩耍时,必须能够达到的6大指标包括:

  *一物多用:可以把一支笔想像成几种东西然后玩耍,例如把笔当作汤匙或枪或飞机。

  *行动次序: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先后次序,如为娃娃冲凉,得先脱衣、然后才冲凉,然后再穿衣。

  *主题:玩耍时,自设并贯彻同一个的主题,例如购物或到动物园或参加生日会

  *社交:可以和他人一起玩,争玩具也懂得如何与对方“谈判”。

  *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妈妈、老师或医生

  *拟人化:把娃娃或小熊或机器人拟人化,尝试从对方立场思考,例如了解娃娃也会伤心,或与小熊分享玩具。

  职能治疗师会观察小病人在哪方面较弱,为他量身设计一系列玩耍项目,并教导家长如何在家中鼓励小病人玩耍。病情较严重的需每星期得到竹脚儿童发育中心,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来玩上45分钟。

  胡嘉玲透露:“有的家长认为只是来玩很浪费时间,就不来了。也有家长要求我们教导孩子学认字、写字。当遇到家长对这项学玩治疗不认真,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即使孩子已经康复,也仍然不放心,希望继续带孩子来复诊。

  胡嘉玲说:“其实最好的玩耍环境是在家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放轻松,不要担心孩子会把地方弄脏或弄乱。玩具的玩法可以多变化,家长可以让孩子发挥创意来玩,不必拘谨于指定玩法。玩具不用多,日常的一些杂物,如布料、木棍、盒子、罐子等,只要确保干净和安全,都可以是很好的玩具。”

  家长!让孩子玩吧

  访问时,听到一个陪伴孙女接受学玩治疗的祖母,正在骂跳来跳去玩乐的孙女:“现在玩就够了,回家不要再玩了。”

  许多现代儿童,的确缺乏玩乐的设施、环境和机会。原本应该活泼蹦蹦跳眺的孩子,在成人施加的压力下,必须循规蹈矩,寸步不敢偏离。

  家长工作忙碌,没时间陪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