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儿经常跟我说某某同学昨天穿史努比,今天又换成米奇妙,言语之中不禁有些自卑。对此,我心里很矛盾,我不是没条件给她买名牌服装,只是不想让她追求虚荣和享受,可孩子的自卑又让我担心会影响她的上进心。我该怎么做?”这是一位母亲的诉说。有这种心理的父母其实并不少。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给孩子穿名牌、用名牌也渐渐成了一种时尚,但随之而来的攀比心理、虚荣心理又让家长生出几分担忧。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孩子的名牌情结呢?
名牌情结从何而来
孩子爱穿名牌,主要出于两种心理:一是显示自己身价。名牌服装不仅在审美情趣上要高出普通服装,在价格上更要高出普通服装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许多孩子都把穿名牌服装看作显示自己家庭经济实力和审美水平的标准,似乎只有穿上了名牌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二是从众心理作用。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并不是从一开始设计出来就成为名牌的,而是经过人们多年的使用之后得到认可,才在公众中树立起一种稳定的信誉和牢固的地位。孩子们看到某些明星穿名牌,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便产生了想穿名牌的念头。这两种心理都是不够健康的,攀比心理会分散学习精力,从众心理是盲目的,而且都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父母要耐心教育孩子克服这些心理,让孩子对名牌有个正确的认识。
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偶尔给孩子买一些名牌产品,而对于过分迷恋穿名牌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投降”。有的孩子由于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便又哭又闹,甚至以不吃饭、不学习相威胁。家长们在又气又恨、又怜又爱的心情下常常会作出让步。这只能助长孩子的高消费心理和一意孤行心理,使他们得寸进尺。因此,家长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向孩子妥协。
让孩子了解家庭经济状况
许多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不知父母辛劳之苦,更不知道家中每月的收人多少、支出多少、余额多少,对于父母每天要付出的劳动更是不了解。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参观一下,让他们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以及工资的来之不易。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记录家中收支情况,使孩子了解家中的消费水平。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