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在当今社会,父母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观念加到养育的过程里面,会使男孩的特征得到强化。
朱旭:您刚才讲到很多关于男孩子所独有的一些特点,是性别所决定的。这源自于他本身的生理特点,也源自于他性别所属的一些心理特征。比如说好动。李红延:我是一位小学老师。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淘气。别人都坐着,他就会窜起来。要是在以前,我就会说:“你不遵守纪律!”可是我看了《养育儿子》这本书后,明白了男孩的这种冲动是他的生理特点在起作用。
朱旭:那你怎么办呢?
李红延:以前我会很生气,但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我看着他,脑子里在想:这就是男孩子。他长大以后一定挺有活力的。
朱旭:可是上课他总在那儿窜怎么办?
李红延:我对他说,你看看周围同学都在干什么呀?对于这种行为,只能慢慢诱导,不能强行遏制。慢慢地,他就不那那么闹了。你看看,高年级的孩子谁还窜呢?”
朱旭:有学者认为,雄性激素使男孩子喜欢冒险、寻找刺激,他们花大量的精力试图战胜现存的体系、考验自己的能力,向极限挑战。
施建农:是的,艾里姆夫妇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记得书中提到一个12岁的男孩偷拿了商店一块糖的例子。人们通常把这事看得很严重,认为孩子有“偷窃”行为,把它看成是孩子的品行有问题。其实,也许没那么严重,事实上,那是孩子突然产生的一股强烈的寻求刺激的冲动。他只是想检验一下是自己的动作快还是商店里执勤人员的眼中,是典型的冒险行为。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不用如临大敌,而可以采取因势利导的办法,引导孩子参与一些有一些刺激却益的活动。
一位年老的祖父曾经意味深长地说:“男孩就像牛一样,长得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大。但是不管牧场大小如何,我们还是用栅栏将牧场围起来。父母对孩子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是必要的。而孩子可能偶尔要越过栅栏,所以在孩子违规以后,有必要对其实施小的惩戒,当然惩戒措施也有必要和孩子协商。
朱煦:段冬梅,你的孩子喜欢冒险吗?
段冬梅:我儿子胆子不是很大,在小朋友的圈子里是属于观望型的。
朱煦:那你会担心吗?
段冬梅:我有的时候会担心他男孩子气不是很足,但操之过急也没用。比如他2岁多时上大型玩具上去玩会哭,他害怕,你再强求他也没有用。但是当他4岁多时,开始玩碰碰车等很冒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