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的讨论:走近男孩的世界

11-22阅读:462大字

收藏文章
许多父母反映,可能养儿子和养女孩最大的区别就是多数男孩特别淘气、爱惹祸,因为印象中他们总是上窜下跳、闲不住。这就是男孩的天性。  儿子的男性特征  朱旭:儿子到

点担心:一个男孩子怎么能这么窝囊?后来他慢慢长大,他找到了一个自己的释放能量的突破口。这个暑假,他和同学打着背包到内蒙徒步旅行,走了三天,走得挺苦的,还拍了录像。我觉得这也是男孩特征的一种表现。但是他并不表现在平时动起来没完。每个人的特质不一样,我觉得也不要用某一个概念去扣男孩子一定要什么样。

  徐凡:我觉得我们不能用文化陈规里男孩子形象去塑造一个男孩子。更应该考虑男孩子的本质特点。如他是目标定向的,他比较关注谁是领头人,我要不要服从领头人,我要去做完一件什么事……

 

  李红延:以前我们都是一个标准,一定要听话。这样老师很好当。现在父母对教育孩子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认为孩子应该是有个性的,有的孩子是张扬的,有的孩子是文静的……于是用一种教育方法不行了,而是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这是社会的进步。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的定位,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比较开放的。

  施建农:其实每个人的发展,不管他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那么你期望他成为科学家也好,一个军人也好,还是期望他最后平平常常也好。这个孩子最终都不会完全像你期望的那样去发展。因为他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想到,真正地对孩子好与不好,不是说你的期望好与不好,而是说你能不能尊重这个孩子的发展规律。

  朱煦:在儿子长大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会有意识让儿子多学学做这样的事情,或少去做那样的事情。比如说儿子嘛,好好学习,把身体锻炼好,像洗碗、洗衣服这种琐碎的家务事,就不像女孩子那样要求高,总是说“算了,男孩子嘛!”甚至是到了他要上大学的时候才有所醒悟。这件事杜老师是不是有所体会。

  杜乃芳:我体会太深了,我在这方面特别失败。虽然我知道很多事业上很成功的先生都会做饭,而且做的很好。但在潜意识里觉得,儿子会不会做饭并不重要。加上我是个急性子,有告诉别人怎么做的工夫,我自己都做完了。于是,到现在,儿子20岁了,吃饭的事儿还得我操心。

  朱煦:所以你是不是建议给儿子也应该开一个家务课。

  杜乃芳:太应该了。

  朱煦:那开了家务课以后,施老师会不会觉得这违背了男性的特质。施建农:刚才谈到你鼓励男孩做饭也好,不做饭也好,都代表了你自己的价值观。当你不鼓励一个男孩做饭的时候,你认为做饭对男孩来说是不值得去考虑的。但是反过头你想一想,人不是在真空里长大的,除

非他以后不需要家庭,不需要生活。其实,至于做饭也好,做家务也好,对个体来说,它可能不是一个累赘,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事实上,做饭很出色的往往是男厨师。实际上这也是表现创造力的一种方式。所以没必要刻意地表现是男子汉就不做饭,就不做家务。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