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别让

11-17阅读:311大字

收藏文章
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允出一点时间来和子女作些沟通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般会用故事、音乐、聊天来哄孩子入睡,等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后,父母与孩子
害孩子的自尊。
  一天中什么时机是适合谈话的呢?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7点是生理活动最低点,迫切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所以,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因为一天下来的疲劳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这是比较好的时机,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父母便可润物细无声地转达其观点了。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批评不是攻击,,批评只对事不对人,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批评,将批评转化为希望,这才是批评的最终价值之所在。
  4.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通过讨论方向会更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显得清晰、明朗,这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其次,沟通的形式是多样的。
  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可操作的:
  1. 定期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来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因而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2. 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
  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用"留言"的形式应该对年龄稍大点的孩子是较为合适的,可以接受的。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3. 书信交流。
  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用书信交流?书信交流的一大好处是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压力,更能够把握分寸,更理性。用书信交流一般可以做到心平气和,思路清晰,条例完整,在书写中,思想被触动也将触动对方,心灵被净化也将净化对方--这是多么大的财富啊!
  4. 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以微笑将其保留。
  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具体为:
  第一步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
  第四步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五步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六步实践并检验调整双
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最后,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无时不在沟通中行进,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两代人共同的成长。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爱的技巧,培养爱的能力。
  通过沟通我们将生活的"垃圾"扔掉,将心灵的"垃圾"扔掉,通过沟通我们一同带着爱带着祝福带着希望进入梦乡,并以平静的喜悦去迎接明天…….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