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突击健身的效果通常很有限。孙云晓表示,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应当是一项长期、科学的工作。关键是要让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如果只是带着健身的目的让青少年突击锻炼,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青少年教育专家陆士桢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成材观”应当改变,这种“成材观”是以提高青少年文化课成绩和实现升学为核心,青少年的体育课和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样的后果就是青少年体质状况整体下降。
有关人士指出,近30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与中国经济腾飞、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现状极不谐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