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8个缺失

12-03阅读:150大字

收藏文章
   新闻人物背景:朱永新,苏州市副市长,著名教育家,不仅在心理学、中外比较教育学等研究领域有显著成果,而且极为关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其主持的“新教

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

  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了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残疾人舟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吗?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缺失6 一样属于孩子自己的东西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

  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使他有个兴趣爱好。什么最好?特色。现在分数最好,其他人都是失败者。

  其实,孩子学得太难了,有的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复旦那个自杀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

  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并没能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诸如善良、勤勉远远超过大学的收获。

  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缺失7 读书的生活方式

  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悦常常比物质来得重要。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

查看全文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