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住想帮孩子的冲动
孩子能不能自己做事,取决于家长肯不肯放手。在涵涵笨拙的穿衣服时,在她总是把鞋子穿反时,我也曾有过帮她的冲动。但她却极力反对我插手,看着她耐心地坚持自己穿好,我满心的欣慰。之后就强忍着冲动不去帮助她,除非她开口要求。
坚持让孩子自己做事
常言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好习惯培养不易,坏毛病极易滋生。当你因为赶时间,或者心有所忧,出手帮助孩子后,他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我做可以,爸爸妈妈做也可以。
人都是有惰性的,既然可以不用动手,那我就享受好了。特别是孩子学会某一项技能,觉得不再有挑战性后,就会懒得动手,久而久之,父母就很难再放手。
父母先做最好的自己
很多妈妈时间比较多,所以就全程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甚至没有了自我,然后还总是怨妇似地对孩子抱怨:“我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你看妈妈有多么的不容易……”。
这种做法不但给孩子带来压力,认为正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所以才让妈妈不快乐,不开心。还会因为你的无所不参与,阻碍孩子正常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有自己的爱好和事业,不能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这对自己对孩子,都是一种负担。
只有妈妈活得幸福快乐,孩子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毕竟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懂得放手才叫真爱。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在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提倡让孩子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少包办,并不是叫大家一味地放手,甚至给孩子故意设置一些挫折,磨练孩子。
我很讨厌,所谓的“挫折教育”、“孩子不能多抱”“哭声免疫法”等极端式的独立论。这些育儿论,对弱小的婴儿来说,是毫无人性的,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需要我们的爱和关怀,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的培养自理能力。
孩子需要“独立”,但不需要“孤立”。过爱成害,过分强调独立,也是另一种伤害。我们需要把握分寸,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相信很多父母都分得清关爱和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