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期征兆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头痛、神经症状和脑膜刺激征。末稍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潜伏期征兆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艾滋病前期征兆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为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征”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
患者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患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患者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患者头疼、抑郁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患者可出现脾肿大。
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患者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泡性脓疱疮,患者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患者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粘液。可能与直肠炎症及多种病源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典型的艾滋病期征兆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特别是T4细胞的严重缺损。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卡波济氏肉瘤(KS)。
PCP和KS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艾滋病患者发生PCP的占64%。同时发生PCP的占60%,同时发生PCP和KS时迅速死亡。近些年来由于结核病又开始严重流行,并发结核病已成为艾滋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艾滋病的终极时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患者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征,直至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是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一般的接触,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血液传播
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