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我没用过网约车你信吗?因为我是个很陈旧的人,很难接受新事物;淘宝兴起的时候,我是最后才用的一批人,因为总是担心网络不安全,银行卡里的钱会被黑客掏光;现在微商盛行,我也还没尝试,远未接受,就拿食品来讲,以前要批生产许可证,要专业检测合格才能出厂销售的食品,现在直接在自己家做好就来卖,你敢吃吗?反正我是不敢。出门叫车,我非出租车不叫,因为头顶着“出租”两字的车代表着某种程度的专业和保障,让我放心。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能捕千秋蝉,对于网约车,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安全。

车辆性能安全
数量庞大,质量千差万别的私家车如何准入,网约车经营平台如何把关,如何控制报废,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车辆的性能和安全状况是动态的,不是说每年检测一下就能确保车辆状况全年无忧,所以司机要懂车,要懂基本的维修和车况判断。而现状却是,出租车司机大都懂车,私家车司机大都只懂开车,对车辆的性能状况不会太专业,也不会太关心,试想如果有问题的私家车混过平台的审查,加入到网约车经营,或者运营的是一个对车一点不懂的白板司机,连发动机声音异常都听不出来,或者一侧轮胎漏气都毫无感觉,真不开玩笑,对照新规的准入门槛,我们平时路上经常碰到的女司机女魔头都能参加运营,这事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这对乘客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何地炸到哪个倒霉蛋。

乘客人身安全
网约车出现后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有一些不法份子利用网约车干起了违法勾当。2015年10月3日,北京王女士深夜打网约车,在到达目的地后,司机突起色心,将车门锁住后爬到后座,殴打并侵犯了王女士。据了解司机郑某当时使用妻子注册的账号接单,拉活时使用的车辆未注册。而且在2014年3月郑某曾因嫖娼被西城公安分局行政拘留14天。2015年10月19日,武汉芳芳深夜下班,她使用手机打车软件。岂料上车容易下车难,行驶过程中,芳芳发现路线不对,司机王某手持一把仿真手枪威胁芳芳,并将她带至一偏僻位置。随后,王某谎称自己杀过人,迫使芳芳屈从,在车内将芳芳强奸,后又通过手机支付宝转账,迫使芳芳向其转款2.5万元。2016年5月1日,海口一网友在微博报料称,在使用“滴滴出行”乘坐快车时,司机竟然边开车边自慰。惊恐之下,该网友将司机不雅举动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并公布该司机的电话号码和车牌,呼吁女生注意乘车安全。2016年5月9日,天津游女士网约顺风车。 当天早上,司机驾驶一辆红色大众polo轿车。行驶过程中,游女士无意识转头时,从侧面清楚地看见司机赤裸着下身竟然没有穿内裤,仅用一条运动裤盖在两腿之间。游女士进行了投诉,没想到该司机竟然还发短信威胁游女士。
虽然新规花了很多篇幅,设计了很多法条来保障乘客人身安全,比如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的“负面清单”,有重大、暴力和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严重治安违法、交通安全违法等 三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以及 精神病 的人员,都将被一票否决、禁止进入移动出行平台。但在我看来,这些规定远远不够,法律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装饰的,好的法律多得是,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了有屁用。

司机的人身安全
出租车司机大都经过专业培训,有应对意外状况的知识和能力,网约车司机基本没这方面的能力,在碰到突发状况,比如爆胎,落水等情况时,更容易造成事故。还有,城市出租车大都有司机保护措施,用钢条把司机圈起来等,私家车根本就不会去进行这样的改装,这就给不法份子可乘之机,轻轻松松用刀就能胁迫网约车司机,达到犯罪目的。

依靠网约平台的企业自治,也不可能。看看315曝光的“饿了么”网上订餐平台的自治吧,无证无照的餐饮店照样能轻松取得网络订餐资格,平台准入形同虚设,所谓的企业自治,仅仅是说给我们听,做给我们看的,剥开光鲜亮丽的外衣,里面是一肚子坏水。你相信企业自治吗?反正我不信。
所以,新规仅仅是给了网约车一个名份而已,其它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这个市场依旧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别天真地以为一个法律会改变世界。就像被招安的梁山好汉,摇身一变成了官军,可底子里还是绿林草莽,思想意识和行为作风根本没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