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未来有无数的好机会:她们可以当总统、开飞机……
但是,在这之前,
她先要完成的是“柔情粉色”这种本色角色的塑造。
很多妈妈为此困惑着,现在和未来是不是矛盾着的,
我们该培养怎样的女儿?
听听专家和父母们的答案吧。
“为什么我们和男孩不同?”
性别差异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十多年来对此也一直争论不休。
“性别差异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这是德国男女平等主义者Marianne Grabrucker的主张,她坚持用性别中立的方式培养她的女儿,也就是不只为她提供女孩子的玩具、衣服和说话方式,她指出通过教育,孩子不会特别强调自己的性别,也不会表现出性别差异。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教育下,Grabrucker女士自己的女儿仍然经常表现出的很女性化的一面,这也让她这个专家大惑不解。
? 性别差异是荷尔蒙所致
这是荷尔蒙研究者的观点。他们发现,男孩携带的Y染色体在他们出生前很久就已经发挥作用了。
男性荷尔蒙不仅塑造了男性的身体,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他们更风风火火、更强势、有更好的空间感、更喜欢竞争。
在女孩身上,男性荷尔蒙没有被激活,因此研究者认为,女孩们表现得不那么具有攻击性,更加敏感和善于交流。
? 思维方式所致
大脑研究者这样认为,并且强调,性别荷尔蒙也对大脑的构造有很大的影响。
女性大脑事实上与男性大脑的构造并不一样。尤其显著的是:女性大脑的说话区域神经联络更完善。
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连接,即胼胝体,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连接,这可能是女性能更好地同时完成多件事情,而且更喜欢交流的原因。
而男性是在大脑两半球的内部各有更好的连接,这使他们显得更专注,而且有更好的空间感。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大脑皮层中的皮质类固醇遭到破坏,那么女孩不仅在血液中有了更多的男性荷尔蒙,更男性化的大脑结构,而且她的行为举止也更像男孩——喜欢男孩的玩具、服装,更喜欢和男孩一起玩。
? 人类早期进化所致
进化生物学家指出,男人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制造”出很多孩子,而女人一生中只能得到有限数量的孩子。为了把孩子养大,女性必须要更加细心。
? 社会影响所致
社会学家认为,因为孩子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在这里充斥着对性别的区分:男更衣室和女更衣室、男装和女装、男婴的蓝色衣服和女婴的粉色衣服……这些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学会了对人的分类,并且知道自己属于其中的一类。
“我是女孩!”,每个女孩都要经历漫长的认识自己的过程
孩子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的呢?我们来看这个叫菲儿的3岁女孩的性别认识过程:
当她出生时,她并不知道自己是女孩,衣服是粉红色还是蓝色的,她都无所谓。她也不知道,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性别。
但是,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大约在10个月大的时候,菲儿已经能清楚地区分男性和女性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给她看男人和女人的照片,同时为她播放有高调和低沉声音的磁带,当她听到高调的声音时,她会将目光更多地停留在有女人的那张照片上,反之亦然,也就是她能够将声音与形象相匹配。
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菲儿的妈妈发现,她更喜欢布娃娃和毛绒玩具,尽管他们也为她买了小铲子等工具,她却根本不在意地把它们弄丢了。
菲儿还发现了语言,她觉得模仿大人说话、学习新词语有意思极了。
大约在菲儿3岁的时候,她抱着娃娃在沙坑周围转,并且经常说,女孩子应该有长长的头发,比男孩更会做饭。
但是,她也喜欢玩骑士和大马的游戏。这让菲儿的妈妈有些不安,她担心自己并不擅长烹饪、有工作、还同丈夫分担家务,这样的榜样怎么让菲儿成为标准的淑女?
性别研究打消了菲儿妈妈的担心,菲儿爱骑士和大马的举动并不意味着她会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女孩,这如同男孩子也会喜欢“温柔”的游戏一样,他们都基本按照性别模式在成长。
四五岁,让她坚守粉红色
四五岁的女孩可能坚持要在化妆舞会上扮演公主,尽管幼儿园里已经有了12个公主了;
在玩医生病人游戏时,她要当护士,因为“医生是男的”……发展心理学教授Hanns Martin Trautner指出,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最容易为自己贴上僵硬的性别标签。
因为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愿望要通过对世界分类,来认识复杂的世界。
男性和女性是他们对人的分类标准,并且用很多具体表现将他们区别开来。
四岁的女孩不仅知道了自己是个女孩,而且明白自己将始终是女性,为此她要通过粉红色的服装、布娃娃等举动使性别界限更加明晰。
值得高兴的是,在这个阶段越是刻板、严格地遵守性别区别的孩子,长大后就越容易模糊这样的界限。
当然前提是,家长要满足他们当公主或骑士的愿望。四岁的粉红坚守者完全不同于20岁的粉红坚守者。
当粉红阶段过去后,她还要继续选择她的行为方式,因为毕竟21世纪似乎没有了标准女性。
真实声音:漂漂亮亮地走向世界
这里,Parents采访了Doris Bischof-Koehler女士,慕尼黑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图书《找出本性:性别心理差异》的作者。她有三个女儿。
Parents:如果女孩子表现得“野”一些,父母会觉得不错,但是如果男孩子有些女孩子的举动,父母们就很难接受。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对称的评价?
Doris Bischof-Koehler:这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发展状况: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职场上有很好的发展。
但是,职业世界的主宰仍然是男性,妈妈们常常把这样的经验传递给女儿:如果想要成功就要奋斗、竞争、表现自己。
Parents:这意味着,母亲们有这样的感觉---具有男性品质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Doris Bischof-Koehler:至少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这样的人收入更高,并且能得到更好的声望。
Parents:这会让女孩子的母亲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吗?
Doris Bischof-Koehler: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会这样。但是我认为,性别界限模糊、性别角色不清晰几十年来已经越来越显著了。
今天的女性有更多的选择,传统女性留在家中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看做是落伍的模式。今天,我们可能不必按标准的女孩模式培养孩子。
Parents:那么女孩子的母亲们应该不用紧张了。而且,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女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好:她们更善于合作、勤奋、严谨,而且在学校里通常表现得比同龄的男生要更好。
Doris Bischof-Koehler:但是,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女孩子仍然缺乏自信,她们总是隐藏自己的光芒。
Parents:女孩子的母亲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是把自己的女儿培养得更具男性气质,因为生活是疯狂而且危险的;还是更女性化,让她们更细心、敏感,喜欢娃娃和粉红色的衣服?
Doris Bischof-Koehler:我认为这两者同样重要!父母应该挖掘女孩子的天分,并且支持她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理想。
“走向世界”尤其需要父亲的支持。而女孩子细心、敏感、恋家,以及喜欢首饰和化妆也不应该得到蔑视,对于小女孩来说,这只是游戏。
Parents:在女孩性别定位的过程中,妈妈的行为起到什么影响?
Doris Bischof-Koehler:我们不应该过高地估计榜样的作用。孩子会在家庭之外寻找并找到他们的偶像。
尽管如此,妈妈对女儿的态度也是比较特别的,如同妈妈与儿子的关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孩子更愿意与同性别的那位父母一起做游戏:小男孩喜欢爸爸暴风骤雨的作风、女孩子更喜欢妈妈的和风细雨和无所不谈的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但是在与孩子相处时,一定要传递这样一条最重要的信息:尽管我不认同你的所有做法,但是我接受你的一切,包括你给女孩定义的那个特有的形象。